黄金那可铸,握手泪涟洏。共作他生别,如看花落时。
草虫悲更切,灯影梦还痴。静理萧萧鬓,吾行恐未迟。
雷峰山寮口占 其二。明代。释今无。黄金那可铸,握手泪涟洏。共作他生别,如看花落时。草虫悲更切,灯影梦还痴。静理萧萧鬓,吾行恐未迟。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偈倾一百六十九首。宋代。释智朋。暮春初,修禊事。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数树松花,一溪流水。知惭愧底足以畅叙幽情,无摸索底正好顿张意气。
霜天晓角(和梅)。宋代。赵长卿。雪花飞歇。好向前村折。行至断桥斜处,寒蕊瘦、不禁雪。韵绝。香更绝。归来人共说。最爱夜堂深迥,疏影占、半窗月。
蓦山溪 慈溪看捕鱼作。清代。顾太清。垂杨枝外,一片桃花水。临水野人家,好生涯、叉鱼活计。疏篱草舍,三五自成村,称鱼市,儿童戏,也效叉鱼技。飞花万点,乱卷东风起。晒网趁斜阳,射金波、落霞影里。言斤论两,鱼价细评量,同妇子,谋生耳,此外无余事。
后土庙。唐代。罗隐。四海兵戈尚未宁,始于云外学仪形。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秋夜有梦。明代。范景文。秋宵长自可,只是梦无端。境幻非因想,时多不肯阑。关情温旧事,得意遇新欢。佳处偏逢醒,其如漏未残。
易子翚自建业还上高益乐赠别。元代。梁寅。我每怀空谷,君先赋式微。好风催去桨,凉月梦庭闱。柱史能相问,山人苦劝归。久閒松桂室,将理薜萝衣。豹变中林隐,鸿期九野飞。韦编常自理,朱绂岂终违。方笃乡邻好,那忧会合稀。云栖如可觅,他日扣岩扉。
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宋代。晏几道。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和柳眼。宋代。韦骧。觇烟窥月早于梅,不待东风著意催。应为朱轮屡回顾,未春先向道傍开。
题愚斋梅轴。宋代。王柏。悄然笔下有心期,写出寒梢玉立时。何事巧藏烟雨里,孤标深不愿人知。
焚书坑。唐代。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次韵富季申主簿梅花。宋代。陈与义。东风知君将出游,玉人迥立林之幽。欹墙数苞乃尔瘦,中有万斛江南愁。君哦新诗我听莹,句里无尘春色静。人人索笑那得禁,独为君诗起君病。欲语未语令人嗟,桃李回看眼中沙。同心不见昭仪种,五出时惊公主花。典衣重作明朝约,聊复宽君念归洛。笛催疏影日更疏,快饮莫教春寂寞。
台城路 寄外。清代。庄盘珠。昨宵猜著今宵雨,今宵月华翻皎。露白虫惊,风疏雁响,是我关心偏早。为谁懊恼。问消瘦缘由,便天难晓。有甚方儿,可将侬病竟医好。和衣连闷睡倒。正朦胧著枕,忽又惊觉。池闹残荷,门喧剩叶,尚有秋声多少。难禁自笑。怎刚怕秋来,便悲秋老。病里年光,也抛人去了。
投曾秀州逢四首。宋代。赵蕃。我向茶山得屡行,至今人说老先生。九原不作吾安仰,宗武宗文贤弟兄。
游苍山道院。明代。陈镒。松桂苍苍匝道边,林光摇荡拂晴川。桃花流水人间世,石室丹霞洞府天。一榻清风生竹润,半檐疏雨入茶烟。诗人往往馀吟咏,间剔苍苔看石镌。
小桃源入三岩观鱼。宋代。汪元量。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岩涧水喧。人近碧潭才抚掌,唤鱼出沿跳龙门。
庐山中闻桂香忆游茅山时梦中游桂花下。宋代。董嗣杲。我游三茅山,月下丹光丽。梦驾翠蜺车,凉云拥金袂。两耳波浪透,广漠不可际。犹记抟扶摇,乘风曾问帝。今秋游匡庐,身有飞举势。凌虚裹白云,白云镇相卫。毛发极森竦,草木露华缀。飞泉涌潮响,真可涤昏滞。向来句曲行,有遇抑何锐。岂知凡骨癯,不能于彼蜕。西风催此游,破我梦浮世。衣襟被月香,苍岩折丹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