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下得以均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暮雪》,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xià de yǐ jū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
暮雪止复落,暗积如避人。
平明视庭中,物物各已新。
草木一变妍,枯槁忘其真。
随风来无迹,高下得以均
采薇歌卒章,霏霏沾车轮。
今岂无是作,劳苦不足陈。
()
暮雪,止复,物物,草木,枯槁,无迹,高下,得以,霏霏,车轮,劳苦,不足

诗词:《暮雪》
朝代:宋代
作者:梅尧臣

暮雪止复落,暗积如避人。
平明视庭中,物物各已新。
草木一变妍,枯槁忘其真。
随风来无迹,高下得以均。
采薇歌卒章,霏霏沾车轮。
今岂无是作,劳苦不足陈。

中文译文:
傍晚的雪停止了下落,悄悄地堆积起来,仿佛躲避着人们。
清晨望向庭院,一切事物都焕然一新。
草木焕发出美丽的变化,干枯凋零的痕迹被遗忘。
随着风飘来的雪毫无踪迹,使高低地面变得平均。
采薇的歌声悠扬起来,雪花纷纷扬扬地沾在车轮上。
如今难道没有人能够欣赏这样的景色,或者是劳苦过度而无法表达。

诗意和赏析:
《暮雪》是梅尧臣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通过描绘雪停后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艰辛劳累生活的感慨。

诗中描述了傍晚的雪停止下落,暗暗地堆积起来,仿佛躲避着人们。清晨时分,诗人眺望庭院,发现一切都焕然一新,草木焕发出美丽的变化,而干枯凋零的痕迹却被遗忘了。雪花飘落时没有留下痕迹,使地面的高低变得平均。

诗人运用雪的意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中变化和易逝性的感慨。雪花的覆盖使一切都变得崭新,草木焕发生机,同时也暗示着人生的变幻无常。雪花飘飞随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暗示着人的劳苦和辛劳可能无法被记录和理解。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采薇的歌声唱出了最后一章,雪花纷纷扬扬地沾在车轮上,显得格外深邃而凄美。诗末诗人疑问自己,现在是否已经没有人能够欣赏这样的景色,或者是因为劳累过度而无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整首诗以雪为主题,通过雪的变化和消逝,表达了对生活变化和劳苦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