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论出处迹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逢王公慥太博》,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uì lùn chū chù jī,诗句平仄:仄仄平仄平。
驽马不惜蹄,出门莫畏泥。
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
但怪苍鬓色,斑斑俯铁骊。
少立不及语,交策或东西。
向晚我还舟,君来访长堤。
对论出处迹,存没生悲啼。
勿言少壮日,志意吐虹霓。
而今七不堪,懒又甚於嵇。
()
驽马:(书)(名)跑不快的马。
出门:到外面去。也特指离开家乡远行。
莫畏故友:1.生前跟自己友谊较深的人。2.相交已久的朋友。旧日的朋友:~重逢。
斑斑:(形)形容有很多斑点:~血迹。
铁骊不及:(动)①不如:在学习方面我~他。[反]超过。②来不及:后悔~|避之唯恐~。
交策东西:1.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他买~去了。雾很大,十几步以外的~就看不见了。语言这~,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咱们写~要用普通话。2.特指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老~。笨~。这小~真可爱。

《逢王公慥太博》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驽马不惜蹄,出门莫畏泥。
泥中逢故友,十载相乖睽。
但怪苍鬓色,斑斑俯铁骊。
少立不及语,交策或东西。
向晚我还舟,君来访长堤。
对论出处迹,存没生悲啼。
勿言少壮日,志意吐虹霓。
而今七不堪,懒又甚於嵇。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王公慥太博相逢的情景。诗人以驽马踏泥的形象告诫人们不要为了避免艰辛而不愿前行。他在泥泞中偶遇了久别的故友,两人已有十年没有见面。诗人觉得惊讶,王公慥太博的苍鬓已经斑白,低头久思。年少时的豪言壮志已无法言说,他们的交谈也只能涉及琐碎的东西。傍晚时,诗人乘船回去,而王公慥太博来到长堤拜访他。两人相对谈论着过去的事迹,回忆中有生死离别的悲伤。诗人劝告不要提及年少时的豪情壮志,而是要抒发自己的志向和意愿,宛如吐出七色的虹霓。然而,如今的他已经七十岁,懒散得甚至不如嵇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岁月流转中人生的变迁和情感的变化。诗人通过描述驽马踏泥、泥中重逢故友的场景,抒发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惜之情。诗中的王公慥太博,曾经年少时志得意满,但如今已经老去,颓废懒散,这种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描绘让人感叹光阴易逝,生命的无常。诗人在诗中呼吁人们不要忘记年轻时的豪情壮志,要坚守自己的志向和意愿,不因岁月的变迁而丧失追求和奋斗的热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文字简练,通过对友情、时光和生命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岁月的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