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尺诚独难

出自宋代梅尧臣的《送徐无党归婺州》,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dāo chǐ chéng dú ná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翦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
越女机杼:1.指织机。杼,织梭。2.指织机的声音。3.指纺织。4.犹机棙。机关。5.引申为事情的关键。6.比喻诗文创作中的新巧构思和布局。
刀尺诚独难裁缝:(名)做衣服的工人。
分寸:(名)说话或做事的深浅程度。
长短:(名)长和短:~不一|十个手指有~。②(形)长短的程度;长度:约有两丈~。③(名)指意外的灾祸、事故(多指生命的危险):他万一要有个~,我怎么办啊!④(名)是非;好坏:不要背地里说人~。⑤(方)(副)无论如何;高低:留他吃饭,他~不肯。

《送徐无党归婺州》是一首宋代梅尧臣创作的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江南地区以养蚕为主要产业,吴地的蚕丝是非常柔软的,而越女织出的绢纺品质也非常美好。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指织布的机杼,固定地勤奋工作,而剪裁布料则是个独特的难题。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裁缝技艺不精,无法准确把握衣物的长度,导致长短不一,使衣物变得残缺不全。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听说仲山甫(唐代宰相)善于补缀衣物,可以将残缺的帝王礼服修补得完好无损。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如果帝衮和民众的衣物都完好无损,整个天下就不会有人忍受寒冷的苦楚。

徐从信都学,染翦宜弃冠。
徐无党受到了仲山甫的启发,学习修补衣物的技艺,可以放下高官厚禄,专心从事这个行业。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虽然仲山甫是真正的能人,但你也不是平凡之辈,不应该被束缚。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回到故乡婺州,追求自己心中的道义,无需在乎别人的眼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织布和裁缝的情景,抒发了作者对修补衣物技艺的崇敬之情。诗中通过仲山甫的传世佳话,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技艺的赞美。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徐无党的鼓励和赞扬,鼓励他发扬仲山甫的精神,不受限制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道德准则。整首诗意深远,表达了对技艺的崇尚和对人格追求的推崇,体现了宋代士人崇尚道德修养和追求自我价值的思想风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