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

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朗读

《露华 赋碧桃,用南湖韵》是元代陶宗仪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武陵夜寂。
记露影璇空,一笑曾识。
素脸晕铅,巧把黛螺轻幂。
莫是歌渡烟江,浣却旧家颜色。
还又讶,深宫绀袖,唾花犹湿。
问他阿母消息。甚落莫梨云,青鸟难觅。
不比锦红轻薄,容易狼籍。
嫩绿护出溪头,谁顾采香仙客。
春晚也,频温玉笙是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场景。夜幕下的武陵山静谧寂寞。诗人留心观察,发现露水的倒影在空中闪烁,似乎也对这片寂静的夜空微笑着,仿佛诗人曾与之相识。一位女子面色苍白,脸上泛起红晕,巧妙地将深色的螺状发饰轻轻固定在发间。或许是她在唱歌渡过烟雾弥漫的江河,洗去了往日的繁华。令人惊讶的是,她身穿深宫的绀色袖子,唇上还带着湿润的花瓣。诗人询问她的母亲消息,却得到了模糊的回答,仿佛是落在了无边的梨云中,像青鸟一般难以寻觅。她不像锦绣妆扮的女子那样轻薄,容易散乱。她像嫩绿色的植物一样守护在溪头,但又有谁会顾及这位采香仙客呢?即使在春夜,频频温暖玉笙的声音也无法得到她的青睐。

赏析:
陶宗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和女子的形象,以及诗人与她之间微妙的互动。诗词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隐喻,表达了对静谧夜晚的感受和对美丽女子的赞美。诗中的女子被描绘得既美丽又神秘,她身上透露出的深宫气息和独特的魅力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和思考。通过对女子和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思考。整首诗词流畅而优美,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思考的余地,使人产生共鸣和想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陶宗仪

(1316—?)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字九成,号南村。元末应试不中。于学问无所不窥。元末避兵,侨寓松江之南村,因以自号。累辞辟举,入明,有司聘为教官。永乐初卒,年八十余。辑有《说郛》、《书史会要》,著《南村诗集》、《辍耕录》。...

陶宗仪朗读
()

猜你喜欢

鹊相庞儿谁有。兀底便、笔描不就。小邈如何敢出手。细端相,甚精神、甚洗漱。到老长厮守。不吃饭、也须唧?。你待包弹怎开口。暖底雪,活底花,嫩底柳。

()
金鼎玄珠夜半功,纷纷五彩满房中。
只为日月交加合,却被龟蛇取次攻。
乍见容仪方恍惚,久看相貌即朦胧。
殷勤为报阳人道,此上真空不是空。
()

别时容易见时难,到手深杯莫放閒。昔似延平飞剑去,今如合浦得珠还。

新愁不脱诗中意,旧泪犹存竹上斑。何事匆匆又分手,征鞍无计可相攀。

()
陈三立
引枢苍黄出国门,痛兼夷祸翠华奔。
只今海市同燕市,遗像防污溅血痕。
()

乡曲仰前修,每恨时不遇。再濯湄邱波,三洒深庵涕。

岿然赖公存,硕果坚固蒂。渺以一南儒,京师避头地。

()

有水清且泚,洄洑乱石间。乐哉三子者,在涧歌考槃。

流波牵弱缕,轻飙动文竿。信无吞舟鱼,我志匪鲂鳏。

()

画省为郎属老成,新持玉斧下瑶京。观风好遂平生志,题柱多传旧日名。

路入三湘秋水迥,霜经五岭瘴烟清。寸心不被炎蒸恼,长对冰壶夜月明。

()

崇台出林表,前对万仞峰。坐久群籁息,辽天起松风。

()

鸣桹声响五更初,恰似京城叩木鱼。梦里犹疑趁朝晚,几回惊起揽衣裾。

()
落日下莲塘,轻舟赴晚凉。
偶然花片落,飞出两鸳鸯。
()

晚风柔,红雨嫩。早是病花霜信。空惜别,枉相思。天涯无见时。

子规声,蝴蝶影。不道秋心尽冷。书未就,泪先凝。离愁写不成。

()

窈窕搆孤亭,亭外环古木。晨揽四山云,暮集群鸟宿。

暑气不能侵,秋风长谡谡。偶有幽人来,相携探幽谷。

()

三年好景忧中度,今岁中秋大放晴。万里碧空星彩烂,满天凉露月华明。

桂香尊俎喷龙脑,花拥笙歌咽凤声。清赏不知更漏永,只疑身世在蓬瀛。

()

弟见史贤文学饱,意欲书卷穷探讨。
兄知纸上道不真,为弟谈禅说枯杭。
弟兄游戏作三昧,妙语生风洗烦恼。

()

布谷催耕早,嘉禾熟麦秋。入冬仍秀实,一岁两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