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到盆城否。宋代。梅尧臣。休嗟谪官去,山根胜穷边。当职言无隐,他时事好还。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渐到盆城否,犹期信可传。
《寄王江州》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寄王江州
休嗟谪官去,山根胜穷边。
Though I'm exiled from my official post, the mountain's root surpasses a desolate borderland.
当职言无隐,他时事好还。
During my duty, I spoke without concealment, hoping for better times to come.
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
Never have I heard the sound of the city's fire, only the misty haze before my eyes.
渐到盆城否,犹期信可传。
Gradually, I arrive at this basin city, wondering if my letters will be received.
诗意:
《寄王江州》是一首写给王江州的寄托之作。诗人表达了在被贬谪之际,他对王江州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期望的心境。诗中运用了山和边境的形象,来对比自己与王江州的境遇。山根象征着诗人自身的深厚根基,而穷边则象征着被贬谪的困境。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被贬谪,但仍然坚定地坚守自己的原则和言论,期待着时机的改变和王江州的回信。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希望的珍视,以及他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寄王江州》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处境。通过山和边境的象征,诗人表达了自己与王江州的情感纽带,并通过对自身的反思展示了自己的坚定和执着。诗人对自己的言论坦率无隐,表达了对友谊的真挚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诗中的"堠火"和"烟烟",以及"渐到盆城否"等词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使诗意更加深远。诗人通过描述自己所见所感,展示了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和期望的执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总之,《寄王江州》表达了诗人在贬谪之时对友谊和希望的珍视,以及他对未来的期待和执着。诗中的意象和语言简练明快,展示了诗人的才情和深情。这首诗词充满了对人情世故的感慨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