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讲华严报太平

出自宋代范仲淹的《送湛公归四明讲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i jiǎng huá yán bào tài píng,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
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讲华严报太平
()
满面:布满面部:笑容~。~春风。
南风:1.从南向北吹的风。2.古代的乐曲。3.南方的音乐。4.《诗经》的国风。5.男风、男色。
四明:山名。在浙江省宁波市西南。自天台山发脉,绵亘于奉化﹑慈溪﹑馀姚﹑上虞﹑嵊县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丹山赤水洞天。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四明山。
水曲自言云林:1.隐居之所。唐王维《桃源行》:“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金张斛《还家》诗:“云林无俗恣,相对可终老。”清陈大章《送胡卜子南归》诗:“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2.汉宫馆名。《汉书·外戚传上·孝宣霍皇后》:“霍后立五年,废处昭臺宫,后十二岁,徙云林馆,乃自杀。”《晋书·外戚传序》:“遂使悼后遇云林之灾,愍怀滥湖城之酷。”3.指云梦泽。《文选·枚乘<七发>》:“游涉乎云林,周驰乎兰泽。”刘良注:“云林、云梦泽也。”4.元代画家倪瓒的别号。清侯方域《倪云林<十万图>记》:“壬辰过阳羡之亳村,定道人出所藏云林《十万图》相示,皆有云林自跋。”清纳兰性德《忆江南》词:“江南好,真箇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清沉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余扫墓山中,检有峦纹可观之石……用宜兴窰长方盆叠起一峯,偏於左而凸於右,背作横方纹,如云林石法,巉巖凹凸,若临江石磯状。”5.台湾省辖县。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送湛公归四明讲席》是范仲淹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湛公归四明讲席的送别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满面南风指四明,
山长水曲不胜情。
自言此去云林下,
惟讲华严报太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湛公归四明讲席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湛公的送别之情。

首句“满面南风指四明”,描绘了送行时的情景。南风吹拂着湛公的面庞,指引着他前往四明。这里的南风象征着温暖和吉祥,预示着湛公的归来将带来好运和福祉。

接着的“山长水曲不胜情”,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山势雄伟壮观,水流蜿蜒曲折,景色美丽动人。作者的情感如此之深,以至于无法用言语来完全表达。

接下来的两句“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讲华严报太平”,表达了湛公前往四明讲席的目的。云林是佛教词汇,指代佛教的道场。湛公前往四明讲席,将讲授华严经,以期为众生带来太平和福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将湛公归四明讲席的送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融入了佛教元素,体现了范仲淹对佛教教义的崇敬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