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取封侯

出自宋代司马光的《归田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xī qǔ fēng hóu,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
秋水风波大,嗟嗟未可游。
渔樵自应乐,珪组为谁忧。
直木知先伐,明珠忌暗投。
果然钩可曲,不惜取封侯
()
秋水:(名)①秋天江湖里的水。②比喻女子的眼睛:望穿~。
风波:(名)比喻波折和纠纷:平息~。
渔樵:1.打鱼砍柴。2.渔人和樵夫。3.指隐居。
珪组

《归田诗》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水风波大,嗟嗟未可游。
秋天的水面波涛汹涌,令人叹息,无法畅游其中。

渔樵自应乐,珪组为谁忧。
渔民和樵夫自得其乐,而为何珪组(指官员)却忧虑不已呢?

直木知先伐,明珠忌暗投。
直木(指正直的人)知道应该先伐去邪恶,明珠(指珍贵的人才)忌讳被埋没。

果然钩可曲,不惜取封侯。
果然,钩子可以弯曲,不惜取得封侯(指追求权势地位)。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的风波和水面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观察。作者以秋水风波比喻社会的动荡和纷争,暗示人们应该保持冷静,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诗中提到渔樵自得其乐,意味着平凡的生活也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然而,作者也提到了珪组为谁忧的问题,暗示了官员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以及他们对正直和珍贵人才的忌惮。最后,作者通过“果然钩可曲,不惜取封侯”这句话,表达了对权势地位的追求,暗示了社会中的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一些普遍规律,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它以自然景象为比喻,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传达了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