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叶山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叶山朗读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十四木叶山》是宋代苏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木叶山,辽地可开垦,土地直通沙漠。蓬草和荆棘已不再生,高大的树木又如何长成?这座山也是一片沙堆,短小的丛林稀疏可见。冰霜使得叶子凋落殆尽,鸟兽已无所依托。广大的天地,容纳了美与恶。为何仅自我局限于贫寒与粗陋,意思似乎卑鄙而落后。人民的生活也如此,却不知羞愧于肮脏与卑污。请您看看齐鲁之间,桑树和柘树都茂盛如此。在麦收季节,万箱麦子装载着丰收的希望,蚕儿快要把蚕茧挤满了。我和狗、猪一样,衣被满城郭。天地的本意是什么?而人力却不能完全探知。所以尧舜才推行仁政,不单纯施行礼仪音乐。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上所示。

这首诗描绘了契丹地区的贫瘠景象,通过对比宋代齐鲁地区的丰饶景象,展现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苏辙以自然景观为切入点,借以表达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他认为天地广大,包容了美与恶,而人们的生活也应该追求美好而不是局限于贫困和粗俗。他以齐鲁地区的繁荣景象对照契丹地区的贫瘠,寄托了对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期望。

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地域对比,苏辙在诗中抒发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他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和人性的问题。这首诗呈现了一种对社会不平等、对贫困现象的批判,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的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以及地域之间的对比,传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的批判,同时表达了对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的期望。它展示了苏辙对人与自然、社会发展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朗读
()

猜你喜欢

破虏忠名万古秋,三分割据百年休。汉臣汉贼痴还慧,何用生儿似仲谋。

()

揽别如昨日,桃花空复春。盈盈川上月,好为照征轮。

()
自哂沉冥客,曾为献纳臣。
壮心徒许国,薄命不如人。
才展凌云翅,俄成失水鳞。
葵枯犹向日,蓬断即辞春。
()

鬓点吴盐。十年来去,苧剪征衫。千里莺花,几重烟水,一片云帆。

乡园试话情忺。有黛染、明湖镜奁。佛土茶香,渔村莼滑,好个江南。

()

鲸波渺渺四无涯,阊阖天低手可排。一塔倚空凌浩劫,两潮争港撼层崖。

半晴半雨龙归海,冲煖冲寒雁度淮。安得乞身依佛日,遍寻灵迹访齐谐。

()

吾党仲容,行修能通。
而志卓然,以慕直躬。
尝侪扣阍,力摧奸锋。

()

缅彼林中贤,旷达自高伍。荷锸命追随,云死便埋我。

听言若狂矫,此道足旁午。世间红颜子,谁谢岱遵苦。

()
捷径新来竞朵颐,登山有道只逶迟。
瘦藤独立西风上,看尽坡头万马驰。
()
平生我亦爱知休,三径如公最早谋。
归意酒醲何切切,宦情纸薄正悠悠。
书来诲语如亲面,别后光阴叹转头。
更为苍生须一起,志功元自合封留。
()

只贪饮酒与吟诗,炼得丹成身欲飞。
曩劫曾为观大士,前生又是派禅师。
蓬莱旧路今寻著,兜率陀天始觉非。

()

流年经六十,病与世相违。朋旧容疏懒,林丘隔是非。

形常忘彼我,佩岂赖弦韦。醉向屠苏席,春盘野菜肥。

()
厌代人间世,收神天上游。
遽然虚玉座,不复望珠旒。
待旦移巾帻,饔人改膳羞。
寻常飞白几,寂寞暗尘浮。
()

西湖天下奇,登泛极寒暑。晨行暮酣归,昏遽一如许。

何殊浪游客,对此汎交主。面接情不通,日醉鸡与黍。

()

参差临渌水,袅娜拂秋霜。忽记文同画,生绡六尺强。

()

帝乡春日曾舒卷,溪馆秋风每见之。处处云生山似画,年年老去鬓如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