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与昨日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即来》,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lǐ yǔ zuó r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先去岂长别,後来非久亲。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千里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定知今世士,还是昔时人。
乌用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
长别,後来,鱼鳞,成尘

《即来》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先去岂长别,后来非久亲。
早已离开并不久,后来却未见亲近。

新坟将旧冢,相次似鱼鳞。
新的坟墓接连出现,像是鱼鳞一样。

茂陵谁辨汉,骊山讵识秦。
茂陵谁能分辨出汉朝的陵墓,骊山又怎能辨认出秦朝的陵墓。

千里与昨日,一种并成尘。
千里之遥与昨日,都已化为尘土。

定知今世士,还是昔时人。
我们应当明白,今天的人与过去的人并无不同。

乌用取他骨,复持埋我身。
乌鸦何用夺取他人的骨骸,还是将我埋葬。

这首诗词表达了黄庭坚对于时间的思考和对生死的感慨。诗人认为离别和相聚都是暂时的,新的生命接踵而至,如同鱼鳞一般。他提到了茂陵和骊山,这两个地方都是古代帝王的陵墓所在地,暗示了人们对于历史的模糊和混淆。诗中还表达了对于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的感叹,时间将一切都化为尘土,今天的人与过去的人并无二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于死亡的思考,乌鸦夺取他人的骨骸,也会有一天将自己埋葬。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类的生命短暂和时间的无情。通过对生死和时间的思考,诗人黄庭坚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的思索和对于历史的思考。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发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