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竹参天大石门

出自宋代黄庭坚的《上大蒙笼》,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ǔ zhú cān tiān dà shí mé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黄雾冥冥小石门,苔衣草路无人迹。
苦竹参天大石门,虎迒兔蹊聊倚息。
阴风搜林山鬼啸,千丈寒藤绕崩石。
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
向来陆梁嫚官府,试呼使前问其故。
衣冠汉仪民父子,吏曹扰之至如此。
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
但愿官清不爱钱,长养儿孙听驱使。
()
冥冥:(书)①(形)(景色、印象、感觉等)模糊不清:薄暮~|~之中。②暗中:我为他~祝福。
人迹:人迹rénjì[humanfootmarks或footprints;tracesofhumanpresence]人的足迹;指人荒无人迹。
苦竹:苦竹kǔzhú竹的一种。秆矮小,节比别的竹子长。筍苦<黄芦苦竹绕宅生。——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天大:天大tiāndà非常大;极言其大天大的事我顶着
石门:春秋鲁城外门。借指贤者。控制水流的石闸。古代用于控扼要道的一种石砌防御工事。古道路名。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在秦五尺道的基础上修筑而成,因路经今四川省高县境内的石门山得名。起自今四川宜宾,南抵云南曲靖,再通往昆明﹑大理等处。唐与南诏之间的交通,多经由此道。指古褒斜谷通道。在今陕西西南,道旁多摩崖刻石,以东汉的《石门颂》﹑北魏的《石门铭》最为著名。
倚息阴风:1.寒风。2.从阴暗处来的风。煽~,点鬼火。3.杀伐之风。
牛羊桑麻

《上大蒙笼》是宋代文人黄庭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偏远山区的景象,并通过对比山中贫困与官员奢华的生活,表达了对清廉官员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望。

黄庭坚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的景色。诗中提到的“黄雾冥冥小石门”和“苦竹参天大石门”描绘了两个山门,山门间的“苔衣草路无人迹”传达出人迹罕至的荒凉感。诗中还提到了“虎迒兔蹊”,这是一种充满野性的景象,与山中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阴风呼啸、寒藤绕崩石,给人一种幽暗和寂寥的感觉。

接下来,诗中转折出现了一个不同的景象,即“清风源里有人家,牛羊在山亦桑麻”。这里描绘了山中的一个村庄,人们在这里安居乐业,养牛种地。与前面的荒凉景象相比,这个村庄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表达了黄庭坚对官员腐败的不满。他提到了“向来陆梁嫚官府”,意指过去的时候,山中的官府官员过于奢华。他试图呼叫官员并询问情况,但官员们却被吏曹扰乱,无法听到他的呼喊。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官员的不满和对清廉官员的期望。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贫困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说,“穷乡有米无食盐,今日有田无米食”,形容贫困之地缺少必需品。然而,他希望官员们能清廉起来,不贪图金钱,而是能够长养儿孙,听从百姓的驱使。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山中的荒凉景象和官员腐败的生活,表达了黄庭坚对清廉官员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贫困地区的关注和担忧。诗中的描写细腻生动,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突出了人与官员的反差和社会现实的不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