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黄流更自多。宋代。黄庭坚。急雨长风溢两河,欣然河伯顺风歌。行观东海方存少,不以黄流更自多。
《和谢公定河朔漫成八首》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急雨长风溢两河,
欣然河伯顺风歌。
行观东海方存少,
不以黄流更自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急雨和长风席卷黄河和长江两大河流的景象。诗人欣喜地说,河伯(指黄河神话中的河神)顺着风势歌唱着,流淌的河水溢出了河堤。诗人观察到,与黄河和长江相比,东海的波涛显得较为平缓,暗示黄河和长江的磅礴浩渺。诗人并不以黄河的奔腾之势为自豪,相反,他认为东海的波浪虽然较少,但并不逊色于黄河。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急雨和长风对两大河流的影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赞美。诗人通过对黄河和长江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通过对东海和黄河的对比,表达了对平和与激荡、温柔与磅礴的思考。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黄庭坚以深刻的洞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索,使这首诗词成为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