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炙不知味

出自宋代袁说友的《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zhì bù zhī wè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
诗工解穷人,词苦乃见意。
味公千岩篇,粗了瑟僩义。
平生师友念,正尔金兰契。
毋使我回还,执炙不知味
()
诗工穷人:1.缺乏或相对地缺乏金钱和财富的人。2.经济上不能自足的人,或必须接受某种公共救济或私人救济的人。
平生:(名)①一生;终身:了却~之愿。②平素;从来:他~滴酒不进。
师友:师友shīyǒu老师和朋友,泛指可以求教或互相切磋的人贫乏无以远寻师友。
回还不知味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诗词作品。这首诗表达了对诗人工作的理解和对词作的思考,同时也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师友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诗工解穷人,词苦乃见意。
味公千岩篇,粗了瑟僩义。
平生师友念,正尔金兰契。
毋使我回还,执炙不知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诗人自身的创作经历为背景,通过表达对诗词创作的理解和对词作的感悟来传达自己的思考。

首先,诗人认为写诗的过程就像是解救贫困人民一样,词作的艰辛才能体现出深刻的意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认同和对自己创作努力的肯定,将诗歌的意义与救济穷人的善举进行了对比。

接着,诗人提到了王德和知县的诗篇,他将其比喻为千岩万壑,意味着其作品的雄浑壮丽。然而,诗人觉得自己的词作显得粗糙而不足以与之相比,这里的"瑟僩义"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词作的谦卑之情。

随后,诗人表达了对一生的师友之情的思念,并称之为"金兰契",意指深厚的情谊。这里的"金兰"指的是金银合璧的兰花,喻指师友之情珍贵无比。

最后两句"毋使我回还,执炙不知味"表达了诗人对师友离去的不舍和对人生的感悟。"毋使我回还"意指不愿离开师友,"执炙不知味"则比喻自己无法品尝到诗人的成就和师友的指导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诗人创作过程的思考,以及对师友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诗词创作的理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袁说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