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日已远。宋代。张耒。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碧天凉夜阔,秋物雨余荒。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
《宿铜陵》是宋代张耒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
碧天凉夜阔,秋物雨余荒。
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
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铜陵宿留的情景,他观察着周围的景色和感受着夜晚的凉爽。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类活动的静谧,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往王朝的追忆。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山色日已远,问人归路长”描绘了作者在远离故乡的旅途中,看到山景已经渐行渐远,询问路人回家的路是否很长。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和对归乡的向往。
接着,“碧天凉夜阔,秋物雨余荒”描绘了宿留之夜的天空广阔而凉爽,秋物残雨中萧瑟荒凉。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突出了夜晚的寂静和孤寂,与作者内心的思绪相呼应。
第三句“人静路傍寺,鸟啼林下房”描绘了路旁的寺庙和林中的房屋,以及安静的人们和鸟儿的啼鸣声。这一句通过描绘人类活动和自然声音,进一步加强了整个场景的宁静和寂寥感。
最后一句“铜陵竟何就,空死汉吴王”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铜陵是古代的地名,与历史上的汉、吴两个王朝有关。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铜陵的疑问和思考,暗示了历史的更替和王朝的兴衰。通过这一句,诗人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历史的沉思相结合,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远的意义。
《宿铜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类活动,以及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离别、归乡、历史兴衰的感慨。整首诗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暗示,展现了作者对现实和历史的思考与感慨,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