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风高砧杵伤

出自宋代张耒的《》,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mù luò fēng gāo zhēn chǔ shā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木落风高砧杵伤,孤城更漏入秋长。
寒生疏牖人无梦,月过中庭树有霜。
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
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
()
砧杵:捣衣的垫石与棒槌。
孤城中庭:1.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或授爵行礼时臣下站立之处。2.厅堂正中;厅堂之中。3.庭院;庭院之中。4.指现代高级旅馆中庭院式的大厅。5.中草药“百合”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二·百合》。
报落梧桐:植物名。梧桐科梧桐属,落叶乔木。树皮平滑,干端直,枝条轮生。叶具长柄,脉腋密被软毛。夏开黄绿色小花,雌雄同株。蒴果膜质,完全开裂,每一果片各生种子三~五粒,种子有皱纹,大小如豌豆。原产于我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均有分布。。
蟋蟀:昆虫,身体黑褐色,触角很长,后腿粗大,善于跳跃。尾部有尾须一对。雄的好斗,两翅摩擦能发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吃植物的根、茎和种子,对农业有害。也叫促织,有的地区叫蛐蛐儿。
一炷香:一枝香或一束香。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耒。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眠之苦。

诗中的第一句“木落风高砧杵伤”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木凋零,寒风凛冽,砧杵的声音伤感凄凉。接着,诗人描述了一个孤独的城市,城中的漏水声伴随着秋天的长夜。

第三句“寒生疏牖人无梦”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失眠。他的窗户稀疏,没有人入梦。第四句“月过中庭树有霜”描绘了月亮从中庭的树上经过时,霜降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报落梧桐犹陨叶,知时蟋蟀解亲床”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梧桐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蟋蟀在时节的变迁中离开了温暖的床。

最后两句“年年多病浑无寐,静对楞严一炷香”表达了诗人多年来的病痛和失眠之苦。他静静地对着楞严香炉,燃烧一炷香,寄托着自己的心愿。

整首诗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孤独、无眠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张耒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