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晒绵裘并衲裤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冬至霜晴》,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shài mián qiú bìng nà kù,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油帘雪白日华红,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
()
老子:〈名〉春秋末年老聃,即李耳。古代道家主要代表人物。相传《老子》(道家的主要经典)是李耳所作。
良图策俊衲裤衣桁薰笼

《冬至霜晴》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油帘雪白日华红,
老子良图策俊功。
自晒绵裘并衲裤,
谁知衣桁是薰笼。
绝怜寒菊枯根底,
留得残霜过日中。
旧说冬乾年定湿,
试将今岁试南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冬至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

首句“油帘雪白日华红”,描绘了冬至时节阳光照耀下的景象,油帘上的雪白色与红日的光华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明亮而寒冷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老子良图策俊功,自晒绵裘并衲裤”,表达了作者自己勤劳努力的精神,他亲自晒干绵裘和衲裤,以保暖过冬。这里的“老子”指的是作者自己,用自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努力和智慧。

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谁知衣桁是薰笼”,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努力的一种无奈和无助感。衣桁是用来晾晒衣物的架子,但在冬至时节,阳光不足,衣物无法完全晾干,就像是被熏蒸在笼子里一样。这里通过对衣桁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努力的一种无奈和困惑。

接下来的两句“绝怜寒菊枯根底,留得残霜过日中”,通过描写寒菊的凋零和残霜的存在,表达了冬至时节的寒冷和岁月的流转。寒菊是冬季的花卉,它的枯萎象征着冬天的严寒,而残霜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最后两句“旧说冬乾年定湿,试将今岁试南翁”,表达了作者对于冬至时节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探索。作者引用了“冬乾年定湿”的说法,试图通过今年的冬至来验证这一说法。同时,提到了“南翁”,可能指的是南宋时期的文人,暗示了作者对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冬至时节景象的描绘和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时光流转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未来的期待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