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禧寺及雨花台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iān xǐ sì jí yǔ huā tái,诗句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游人不是上坟回,便是清湍褉事来。
最苦相逢无处避,天禧寺及雨花台
()
游人:游人yóurén[visitortopark,etc;tourist;sight-seer]见“游客”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上坟:上坟shàngfén到死者坟前祭奠
便是:即是,就是。即使;纵然。用于句末,表示肯定语气。只因为。正是。
无处避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在宋代创作的《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
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游人不是上坟回,
便是清湍褉事来。
最苦相逢无处避,
天禧寺及雨花台。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杨万里在三月三日上忠襄坟的情景,然后他在此地游玩时,灵感涌现,创作了十首绝句。诗人观察到,来到这里的人要么是前来祭拜坟墓的,要么是来享受清新的溪水和美景的。然而,最令人痛苦的是,无论何时相逢,都无处可躲避。诗人还提到了天禧寺和雨花台,这些地方可能是他在游览中所经过的。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杨万里在忠襄坟的游玩经历,并通过十首绝句表达了他的感悟。诗人通过对游人的观察,展现了人们在这个地方的两种不同目的和心境。诗中的"最苦相逢无处避"表达了诗人对于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避免相遇的无奈和痛苦之情。最后,诗人提到了天禧寺和雨花台,这些地方可能是他在游览中所经过的景点,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忠襄坟游玩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于人生相逢无法避免的无奈和痛苦之情。同时,诗中所提到的天禧寺和雨花台也为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浪漫的色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