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朗读

《为茭桥居士作念念即佛颂》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诸介心内,众生心心作佛。
众生心中,诸佛念念证真。
君言诸佛无相,山鬼窟里安葬。
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佛教的思想和哲理。诗人黄庭坚通过表述心境和佛教信仰,探讨了众生和佛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迷茫和困惑。

赏析:
1.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字字珠玑。通过对众生和佛之间的关系的思考,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体意识的境界,认为众生的内心都有成佛的潜力。
2. 诗中提到的"诸介心内"和"众生心中"表达了一种内在的修行和体悟,将佛性视为每个人内心的种子,只要心中念念相应佛法,就能证悟真理。
3. 诗中涉及到君言诸佛无相和山鬼安葬的意象。君言诸佛无相,指的是有人批评佛像无法体现佛的真实面貌。而山鬼安葬则象征着对佛法的无知和误解。
4. 最后两句"即今十二时中,是谁随波逐浪"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反思。诗人质问谁能在纷繁世事中保持清醒和超脱,不被世俗所迷惑。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佛教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通过对众生和佛之间关系的探讨,诗人表达了对追求内心真理和超脱尘世的渴望,同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贯穿其中。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黄庭坚朗读
()

猜你喜欢

贤配无前古,传家有子贤。
四灵来荐瑞,一鹗已摩天。
蒿里迷长夜,悲笳惨暮烟。
萧萧原上路,犹想驾云軿。
()

冠者五六人,携手岩之际。散意百仞端,极目千里睇。

叠岫乍昏明,浮云时卷闭。遥看野树短,远望樵人细。

()
远水去微茫,近峰互明晦。
偶与农夫言,飞雨霭而至。
()

朱绂南来自帝庭,牛刀宰邑万人宁。农耕戴胜鸣桑野,吏散慈乌下讼庭。

阖境幸沾君子泽,烛天欣睹老人星。千年桃发阳春丽,五色芝凝湛露馨。

()
举目霜林叶叶黄。
使星归骑未须忙。
烟鬟千叠弄残妆。
内殿恩光承雨露,外台风力挟冰霜。
()

其止维何,朝弦莫歌。道其问学,弗辟弗颇。

()

玉楼缥缈孤烟际。徙倚愁如醉。雁来人远暗消魂。帘卷一钩新月、怯黄昏。

那人音信全无个。幽恨谁凭破。扑花蝴蝶若知人。为我一场清梦、去相亲。

()

春风习习,春雨丝丝。出门四顾,小草离离。风雨无情,草尚随时。

人生有志,而不相知。嗟尔君子,何其多疑。非君子疑,世路易迷。

()

丹旐换红旌,萧萧五马鸣。
今朝为旅榇,昨日是专城。
爱子方之蜀,遗书未到京。

()

我爱慈乌好,慈乌孝且灵。亲恩思返哺,人事为先鸣。

沐雨缁衣洁,骞风墨翅轻。白鸥非所侣,玄鸟颇堪朋。

()

客居寡情悰,兀坐不簪缨。侵晨见箠楚,畏闻哀痛声。

士卒殊饥饱,甘苦亦异情。盗剽非得已,困迫深可矜。

()

地近蓬莱尺五天,青绫番直记当年。
多才已献《长杨赋》,感旧频歌《伐木》篇。
烛秉夜阑真梦寐,车当明发且留连。

()

林壑苍茫渺一涯,辱公词藻借光华。大声岂直金投地,清梦悬知笔有花。

不似罢兵初度岭,应同奏疏早名家。曳裾未惬平生志,常恐追锋侍绛纱。

()

雉子游原泽,芒芒非故林。寒秋草叶短,离离露华襟。

念昔志节士,抱道阅飞沈。龙争而蠖屈,华屋若邱岑。

()
痿人常念起,夫我岂忘归。
不敢梦故山,恐兴坟墓悲。
生世本暂寓,此身念念非。
鹅城亦何有,偶拾鹤毳遗。
()

河塞日骎骎,恩雠报尽深。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

坐激书生愤,行歌壮士吟。惭非燕地客,不得受黄金。

()

仲夏辞梁地,中秋出夏台。醉行燕市月,留滞菊花杯。

日暮千行泪,天寒一雁来。亦知张季子,不为食鲈回。

()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
六十残躯鬓已斑,缪称仙术有□□。
时来孺子成功易,势去圣人为力难。
虽则筋骸精康健,奈何情意已阑珊。
着身争处明开眼,三十年来看世间。
()

梦入愁乡初醒。犹有残灯相映。铁马寂无声,金鸭沉烟已烬。

清冷。清冷。谁念绣衾孤另。

()
落尽茶蘼燕未归,小园寂寂掩柴扉。
吟边正苦无诗料,风递杨花扑客衣。
()

裹云坐清昼,压水眠黄昏。素壁不留滓,今有新苔痕。

暄暄渐生日,稍稍堪出门。漉漉江湖泥,烂烂胶巷村。

()
麦熟蚕登处处同,万家举首谢天公。
尚忧六月旱为虐,却喜连宵雨已能。
万事自知成老懒,一心只是愿欢心。
朝来幽鸟知予意,亦向檐前作好音。
()

繁桡脩舸现千身,绿艾青菖作四邻。密树人家纨扇合,长松江岸稻花新。

烟横竹屿风如笑,水落鱼梁海欲尘。客子尽能歌白苧,可无投赋访灵均。

()

君即颍水荀,何惭许郡宾。

相逢太史奏,应是聚宝人。

()

清心唯素月,满意祇苍苔。落叶时相妒,那能不扫开。

()

溪上幽人拾旧查,洞中丁户采新芽。
欲乘赤鲤惭仙骨,自瀹霜毫爱乳花。
莋路跨骡胜五马,邮筒得酒散双衙。

()

君家构屋积玉堆,两种天香手自栽。清影一帘秋澹荡,任渠艳冶斗春开。

()

东家万金产,西家百屋钱。
锢以铁门限,自比长城坚。
须臾一转首,后人不能传。

()

牧童见人俱不识,尽着芒鞋戴箬笠。朝阳未出众山晴,

露滴蓑衣犹半湿。二月三月时,平原草初绿。

()

扬旌来冉冉,卷旆去堂堂。
恨我飞无翼,思君济有航。
麒麟还共处,熊虎已何乡。

()
狭斜日暮红尘里,扬鞭识是张公子。
春风大道控骅骝,明月西园醉桃李。
琅玕玉树媚容姿,步上黄金未足奇。
诸生解作东山咏,才子邀吟辋口诗。
()

了身不若了心休,了得心时身不愁。
若也身心俱了了,神仙何必更封侯。

()

习隐名山四十年,羊裘鹤氅鹿皮冠。云中杵臼闻鸡犬,月下笙箫引凤鸾。

霞气湿衣晨采药,虹光穿树夜烧丹。姓名渐觉无人识,种得胡麻秖自餐。

()
()
士衡招隐翠幄,长统卜居露帏。
未若君家扃岫,千峰尽锁双扉。
()
仲舒旧事无人记,家令风流一世倾。
天下何曾识真吏,古来几许尚虚名。
()

屈指词坛客,徐卿已白眉。三都推作赋,五岳待题诗。

海上依丛桂,山中问紫芝。吴门他日过,载酒若为期。

()

怜君幽志遂,五十即悬车。深入烟霞壑,清便水竹居。

壶尊藉草处,沮溺话耕馀。要在慎眠食,閒中休著书。

()

暂借林泉两载閒,此身原在白云间。擘窠自得临先晋,对客翛然说远山。

黄菊好开陶令宅,丹砂长驻葛洪颜。不知佩绶能如否,雪里燕然且闭关。

()
开残桃李春方到。
谁送东风早。
杖藜幽径踏余花。
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
()

白昼曲肱睨东壁,鴬斯空复贼粮食。
晚途自笑砚生埃,少日颇尝韦串册。
生世恐随草木腐,忍使功言两无得。

()
今朝五月五,石田无剩语。
打破鬼门关,三更日卓午,明眼衲僧迷却路。
()

朝来无意理流黄,斜抱云和独倚床。
自念青楼逢令节,谁将白苎寄河梁。
颊边玉箸沾兰水,指下金刀染艾香。

()
文殊堂下松,永日如鸣琴。
我登双松堂,时步双松阴。
中有寂莫人,安禅无古今。
()
小莲未解论心素。
狂似钿筝弦底柱。
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
()

夙爱朝宗水,东溪结数椽。閒垂严子钓,晴放米家船。

花谢随春涨,鸥眠趁晓天。宦途忆佳景,几度梦中还。

()

渺渺漳河水,历历水中树。春风锦缆长,迟日轻帆度。

君才似水清,爱向河边住。垂竿几岁年,濯缨自朝暮。

()

石岩两相束,竹树交柯绿。
因听林外声,遂来幽涧曲。
湿烟深不散,浅濑漂寒玉。

()

不见贤甥十一年,新诗示我百余篇。
古风已喜能行意,近体尤欣细属联。
宅相真成珠在侧,冷官休叹坐无毡。

()
月缺花残,世间乐事难双美。
夜来相对。
把酒弹清泪。
一点情钟,销尽英雄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