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夸犊健

出自宋代陆游的《耕桑》,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ér tóng kuā dú jià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老病虽俱至,耕桑亦未迟。
儿童夸犊健,妇女闵蚕饥。
月落枭鸣夜,灯残鼠啮时。
但当寻熟睡,万事不须思。
()
未迟,儿童,妇女,熟睡,万事

《耕桑》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老病虽然同时困扰着我,
但我并未耽误耕种与养蚕。
儿童们夸赞牛犊健壮,
妇女们却为蚕虫的饥饿感到忧心。
月落时,猫头鹰开始鸣叫,
灯火残留时,老鼠开始咬啮。
但当我进入熟睡之时,
万事皆无需思虑。

诗意:
《耕桑》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陆游对农耕生活的赞美和对日常琐事的淡然态度。尽管作者年老病痛,但他仍然坚持耕种和养蚕的工作,不因身体的困扰而懈怠。儿童们称赞牛犊的健壮,妇女们则忧心忡忡地为蚕虫的饥饿担忧。然而,当夜幕降临,月落时,猫头鹰开始鸣叫;当灯火渐渐熄灭时,老鼠开始咬啮。尽管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不安和困扰,但当作者沉入熟睡之中时,他将这些琐事一概抛之脑后,不再思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耕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劳动的敬重和对生活的洞察。诗中的老病与耕种、妇女的闵蚕与儿童的夸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农耕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不易。夜晚的枭鸣和灯火旁的老鼠咬啮,给诗中增添了一丝苦闷和不安的氛围。然而,作者通过“但当寻熟睡,万事不须思”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不管遇到多少困扰和烦恼,作者都能在熟睡时抛开烦恼,拥有一片宁静的心境。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农耕生活的认同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通过描绘生活中琐碎的烦恼和困扰,作者表达了自己能够超脱这些烦恼,享受内心宁静的心境。这种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尽管生活中存在各种困扰,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将烦恼抛之脑后,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在平凡的日常中寻找快乐和满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