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箫贩童稚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五牧笛》,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huī xiāo fàn tóng zhì,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绿草无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
()
绿草: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端倪:(书)(名)事情的头绪、线索:稍有~。
牛羊平地:表面平坦的土地。
落日:(名)夕阳:~余晖。
横吹:乐器名。即横笛。又名短箫。乐府曲名,用于军中。指演奏横吹乐的乐队。
逸响吹箫:1.吹奏箫管。《史记·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簫。”清钱谦益《偶读<史记>戏书纸尾》诗之二:“牘背千金狱始明,吹簫织薄可怜生。”2.用伍子胥吴市吹箫乞食事,谓乞食。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吹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郁达夫《怀扬州》诗:“乱掷黄金买阿娇,穷来吴市再吹簫。”详“吴市吹簫”。3.汉刘向《列仙传·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后遂以“吹簫”为缔结婚姻的典实。唐白居易《得景请预驸马所司欲科家长罪不伏判》:“选吹簫之匹,虽则未获真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童稚:(名)儿童。

诗词:《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五牧笛》
作者:王安石(宋代)

绿草无端倪,
牛羊在平地。
芊绵杳霭间,
落日一横吹。
超遥送逸响,
澶漫写真意。
岂比卖饧人,
吹箫贩童稚。

中文译文:
青翠的草地无边无际,
牛羊散布在平坦的土地上。
薄雾弥漫在渺茫的夜色中,
夕阳斜照,吹奏着动听的音乐。
音响回荡遥远无边,
意境宏大、富有表现力。
怎能与那些卖饧的人相比,
他们吹奏的箫声只为贩卖童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中的第五首,题为《牧笛》。诗人通过描绘田间牧场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民劳动的称赞。

首先,诗人描述了一片青翠的草地,牛羊自由地在平坦的土地上散布着,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田园风景。接着,诗人描绘了夜幕下薄雾的弥漫,夕阳的斜照,伴随着牧笛的悠扬吹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

诗中的“超遥送逸响”和“澶漫写真意”一句,通过音乐的回荡和意境的描绘,展现了宏大而广阔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诗人内心的豪情。

最后两句“岂比卖饧人,吹箫贩童稚”,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只为了谋生而吹奏箫声的人的不屑和反思。他们吹奏的只是为了贩卖童稚,而无法与自然和诗意相媲美。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音乐的表现,展示了王安石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诗中寄托着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纯真、自由的崇敬。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