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包堕朱缯。宋代。王安石。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诗词:《赋枣》
种桃昔所传,种枣予所欲。
在实为美果,论材又良木。
余甘入邻家,尚得馋妇逐。
况余秋盘中,快噉取餍足。
风包堕朱缯,日颗皱红玉。
贽享古已然,豳诗自宜录。
沔怀青齐间,万树荫平陆。
谁云食之昏,匿知乃成俗。
广庭觞圣寿,以此参肴蔌。
愿比赤心投,皇明傥予烛。
中文译文:
种植桃树是古人所传承的,种植枣树是我所渴望的。
枣实实际上是一种美味的水果,而枣木又是优良的材料。
我甘愿将枣分送给邻居家,甚至可以引来贪婪的妇人。
何况到了秋天,摆在盘中,我可以快速地享用,满足自己的需求。
风吹落红绸,阳光下闪烁着皱褶的红色宝石。
我向古人献上了这份贽礼,豳诗也应该加以记录。
我怀念着沔水畔的青齐之间,那里有万树荫蔽的平原。
谁说食用枣会使人昏昏沉沉,不知道它已经成为了习俗。
在宽敞的庭院里,举杯祝贺圣寿,以此来参与祭祀的食物。
我愿意将纯洁的心意奉献出来,如同一支烛光,照亮皇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赋枣》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作品。诗人以自己对种植桃树和枣树的喜爱为主题,表达了对美味水果和优良材料的向往与赞美。他将自己种植的枣树的果实与邻居分享,同时也借此描绘了秋天丰收的场景和自己满足口腹之欲的愉悦。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如风吹落红绸、阳光下闪烁的皱褶红玉,使读者感受到了枣子的美味和诗人对枣子的喜爱之情。王安石还借用了贽礼、豳诗等古代的文化元素,展示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首诗情感平实、朴素而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美味水果的向往和对世俗习俗的反思。他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参与祭祀的食物,传递出一种纯洁和奉献的心意,以此来照亮皇明,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和祝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食、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社会习俗和文化传统的思考,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赋枣》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美味水果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描绘丰收的场景和分享果实的行为,传递出对美好生活和社会和谐的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隐喻和象征,如红玉、贽礼等,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内涵。这首诗词既是对美食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的表达,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