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省烦非仲叔。宋代。王安石。东浮溪水渡长林,上坂回头一拊心。已觉省烦非仲叔,安能养志似曾参。忧伤遇事纷纷出,疾病乘虚亹亹侵。未有半分求自赎,恐填沟壑更沾襟。
《初去临川》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初去临川》
东浮溪水渡长林,
上坂回头一拊心。
已觉省烦非仲叔,
安能养志似曾参。
忧伤遇事纷纷出,
疾病乘虚亹亹侵。
未有半分求自赎,
恐填沟壑更沾襟。
中文译文:
初次来到临川,渡过东浮溪,穿越茂密的长林,
登上山坡,回首一拍胸膛。
我已经意识到,省悟烦恼并不像仲叔那样得心应手,
怎能像曾参那样培养心志。
忧伤和困扰事情接连不断地发生,
疾病乘虚而至,迅速地侵袭。
我还没有努力半点来寻求自我救赎,
担心填满沟壑,更加沾湿我的衣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王安石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他初到临川时的心境和困扰。诗中的东浮溪和长林是具体的景物,通过描绘自然环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渡过溪水,穿越长林的情景,回首望着背后的临川,内心激荡不安。这表现了诗人初到陌生之地的不适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仲叔和曾参的比较。仲叔和曾参都是古代的贤人,能够应对烦恼并保持坚定的心志。诗人感叹自己不能像他们一样从容自若地面对困难和烦恼。
诗的后两句描绘了诗人面临的困扰和挑战。他经历了许多令人烦恼的事情,疾病也开始侵袭他的身体。诗人意识到自己还没有真正努力去解决问题,担心自己的困境和痛苦会越来越深。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内心的纷乱和困扰,表达了他在初到临川时的无助和不安。诗人对自己的能力和心志产生了怀疑,同时感叹人生的艰难和无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王安石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风格。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