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脚落地狱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ī jiǎo luò dì yù,诗句平仄:平仄仄仄仄。
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
张三喘口窄,李四帽檐长。
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
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
()
幸身,无事,思量,帽檐,地狱,受热

《拟寒山拾得二十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幸运地无所事事时,各种妄想纷至沓来。
张三喘着窄窄的口,李四戴着长长的帽檐。
一失足,掉入地狱;再投身,落入热镬汤。
谁知道受到热的烦恼,却不明白思念凉爽。

诗意:
这首诗以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人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常常会陷入种种烦恼和困境的情景。诗中的张三和李四代表了普通人,他们都面临着一些烦扰和困难,而这些问题可能是微不足道或荒谬可笑的。诗人通过这种夸张和戏剧化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常常在琐事中纠缠不清的心态。

赏析:
王安石以妙趣横生的方式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诗中的对比和夸张,揭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微不足道的事情过度关注和纠结的现象。张三和李四的喘气状和帽檐的长度被用来形象地表达个人生活中的小困扰。而“失脚落地狱,将身投镬汤”则是对这种困扰的夸张描绘,凸显了人们对问题的过度反应。最后,诗人以“谁知受热恼,却不解思凉”来表达人们常常追求凉爽舒适,而不愿从内心去解决问题的心态。

整首诗运用了夸张和幽默的手法,以简洁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展现了人们常常陷入琐事困惑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王安石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表达方式带给读者一种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中不必要的纠结和烦恼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