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令平生友。宋代。苏轼。三年客京辇,憔悴难具论。挥汗红尘中,但随马蹄翻。人情贵往返,不报生祸根。坐令平生友,终岁不及门。南来实清旷,但恨无与言。不谓广陵城,得逢刘与孙。异趣不两立,譬如王孙猿。吾侪久相聚,恐见疑排拫。我褊类中散,子通真巨源。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诗词:《孙巨源》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三年客京辇,
憔悴难具论。
挥汗红尘中,
但随马蹄翻。
人情贵往返,
不报生祸根。
坐令平生友,
终岁不及门。
南来实清旷,
但恨无与言。
不谓广陵城,
得逢刘与孙。
异趣不两立,
譬如王孙猿。
吾侪久相聚,
恐见疑排拫。
我褊类中散,
子通真巨源。
绝交固未敢,
且复东南奔。
中文译文:
孙巨源,我在京城做官已经三年,
时光流逝,我变得憔悴难以形容。
我在红尘中辛苦劳作,
只能随着马蹄的踏动前进。
人际关系重要的是互相往来,
不报答别人的恩情会埋下祸根。
我坐在这里,等待着与我交心的朋友,
但一整年都没有人来拜访。
我南来途中的景色虽然清旷,
但我很遗憾,无法与人分享。
广陵城的人们,
却能与刘、孙等有才华的人相遇。
我们追求的目标无法共同实现,
就像王孙与猿猴无法相互理解。
我们长时间聚在一起,
恐怕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和排挤。
我是个性格狭隘的人,
而你是一个真正的巨源。
虽然我们没有断绝交情,
但我决定东南方向继续奔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朋友孙巨源的一首赠诗,描绘了苏轼在京城做官期间的苦闷和孤独。苏轼以深刻的自我反思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对友谊的思考。
诗中的“三年客京辇”表明苏轼在京城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但他感到自己变得憔悴不堪。他在红尘中挥汗劳作,但只能被马蹄的踏动带动前进,暗示他在官场中的辛苦和无奈。
苏轼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指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重要,不回报别人的恩情会埋下祸根。他坐在那里等待着朋友的到来,但一整年都没有人来拜访,这使他倍感孤独和无奈。
诗中的广陵城象征着官场,而刘与孙则代表了有才华的人。苏轼抱怨自己与那些有才华的人无法相遇,无法分享自己的心境和感受。
最后几句表达了苏轼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思考。他认为自己是个性格狭隘的人,而孙巨源则是一个真正的巨源,暗示孙巨源的胸怀宽广。尽管苏轼没有断绝交情,但他决定离开京城,继续向东南方向奔波,寻找新的机遇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描绘苏轼在官场中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友情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以及自我反思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诗意和才华。这首诗词中透露出的情感和思考对于理解苏轼的人生境遇和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