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木南山赪。宋代。苏轼。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真兴寺阁》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高耸的寺庙阁楼,以及与之相伴的山川、城郭、市井人群和鸟鸣声。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山川与城郭,漠漠同一形。
市人与鸦鹊,浩浩同一声。
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
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
当年王中令,斫木南山赪。
写真留阁下,铁面眼有棱。
身强八九尺,与阁两峥嵘。
古人虽暴恣,作事今世惊。
登者尚呀喘,作者何以胜。
曷不观此阁,其人勇且英。
诗意:
这首诗词以真兴寺阁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城郭、市井人群和鸟鸣声等元素,传达了作者对壮丽景色和人们的勇敢精神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这座高耸的寺庙阁楼的赞叹之情,以及对斫木南山的王中令(古代官员)的敬佩。同时,诗人也思考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困境,感叹登上这样高耸的阁楼都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自己又如何能在文学上超越前人。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从描绘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山川、城郭、市井人群和鸟鸣声的描写,将寺庙阁楼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诗中提到的市井人群和鸦鹊的声音,与山川、城郭的景色相互呼应,展示了生活的繁忙和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中的真兴寺阁被赞美为高耸的建筑,诗人对其高度和壮丽程度表示赞叹,并思考这座阁楼是由何人所建。随后,诗人描绘了侧身观赏落日和伸手触摸飞星的场景,以表达对美的追求和超越尘世的渴望。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斫木南山的王中令,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敬佩之情。王中令铁面眼有棱的描写,展现了他的刚毅和果敢。而诗人则以自己身强八九尺与阁楼的峥嵘相对照,表达了对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困境和挑战。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思考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处境。诗人认为即使登上高耸的阁楼,也会让人喘不过气来,而自己又如何能在文学上超越前人。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怀疑使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思考和深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景色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苏轼对壮丽景色和人们的勇敢精神的赞美。他通过对真兴寺阁的赞叹和对斫木南山的王中令的敬佩,表达了对高耸建筑和坚韧品质的钦佩之情。同时,诗人也思考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困境和挑战,展现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和对前人成就的敬畏。整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感悟和思考,将壮丽景色、人物品质和自我反思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赞美之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