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九首

漫兴九首朗读

诗词:《漫兴九首》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漫兴九首》是宋代文学家方回的作品之一。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索果娇儿怒,
胹羹老仆顽。
欲嗔仍复笑,
掩卷看南山。

诗意:
《漫兴九首》是一首描写闲适自得、恬淡宁静的诗歌。诗中以幽默、轻松的笔调,描述了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洞察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抒发了方回对自然景致的喜爱和对人情世故的超然态度。诗的开头,描述了索果娇儿(一种果实)的怒气,以一种戏谑的语气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调侃的幽默。接着,诗人转向了人间的琐事,以“胹羹老仆顽”来勾勒出平凡生活中的一些琐碎情节,表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淡泊态度。

然而,诗人并不以此为忧,他用“欲嗔仍复笑”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人事的宽容和豁达。这种态度使得诗人能够在繁杂纷扰的尘世中保持一份宁静和自在。最后两句“掩卷看南山”,表达了诗人放下书卷,抬头远眺南山的愉悦心境。这里的南山可以理解为一种理想、远方或内心的净土,诗人通过观赏自然景观,达到了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总的来说,方回的《漫兴九首》以轻松、幽默的笔调,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情的超然态度。诗人以宽容、豁达的心态,观察世事,达到了一种恬淡宁静的境界。这首诗展示了宋代文人追求闲适自得、超凡脱俗的生活理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

猜你喜欢

鏖残老火豁瑶空,谁遣云生桂殿东。未必清明如五马,故令霶霔洗垂虹。

凉灯荐喜占晨霁,渴稼怀新乐岁丰。遥想半轮秋未老,朣朣襟袖振华风。

()
晓来极目同云,暧空降雪花零乱。
平生尘想,老来俗状,都齐惊散。
玉凤凌霄,素虬横海,一杯相劝。
任霓裳学舞,梅妆作面,终不似、天裁翦。
()
姑射之山果何如,往者吾言闻接舆。
肌肤冰雪能绰约,是中知有神人居。
神凝自使年穀熟,况有疵疠烦驱除。
乘云四海聊戏剧,磅礴万物同惨舒。
()

倏忽韶光第九旬,无花何处觅残春。
长绳万尺非难具,谁与天边绊日轮。

()

朝行女儿港,夕步小姑山。罗袜凌波面,金莲出地间。

惟应渡银汉,蹴蹋竟忘还。

()

别乘非为辱,江陵稍近家。牙绯虽滞色,头白亦增华。

见说堂前竹,胜如屋角花。脱身归到得,馀事总尘沙。

()

秋风嫋嫋雨潇潇,兀兀郊居出市遥。
未欠三杯通大道,且欣九日是明朝。
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

()
悠然僧舍一柴扉,淡泊如君眼底稀。
山泽肯为仙骨瘦,襟怀自得遁身肥。
有诗盈帙遮空橐,无酒留宾办典衣。
一棹稽山风雪里,便应兴尽雪中归。
()

秋阴满一川,刈获在渔船。
及此为农日,空知惜老年。
水村连白鸟,溪屋覆青烟。

()

山中大药几时成,黄帽青鞋入汉京。休怪儿童惊异貌,共传三耳是先生。

()

自公有小暇,辟地时栽竹。岂无草与花,偏爱此君独。

疏疏挺数竿,高可齐于屋。遥拟碧成阴,定招云来宿。

()

山寺閒来一饭休,风云相送有潮头。月明中看红莲市,已在东南第一州。

()
国鸟尚含天乐转,寒风犹带御衣香。
为报碧潭明月夜,会须留赏待君王。
()

杖藜扶我登九龙,轻鞋短袂随天风。九龙飞去几千载,云闲松老青山空。

孝标先生骨应朽,清名与山同始终。荒烟衰草迷古洞,唯有皎皎栖清枫。

()

不胜孤洁寒窗月,分外清圆远寺钟。后圃便当收橘柚,无疑侵晓一霜浓。

()

朅来情障絮沾泥,才入华胥路转迷。似水凉痕晴翠减,填桥幽恨夜乌啼。

山行薄雨云初散,钟曳残声月渐低。正是湘帘灯欲烬,双星无奈汝南鸡。

()
汉帝长杨苑,夸胡羽猎归。
子云叨侍从,献赋有光辉。
激赏摇天笔,承恩赐御衣。
逢君奏明主,他日共翻飞。
()

风清白露溥,水天同一色。娟娟玉镜悬,皎皎金波溢。

推篷望君山,广寒应咫尺。

()

白云山前白云客,竹篱花径蓬蒿宅。前身当是骑羊仙,今作经生长挟册。

土木形骸四十强,青衿两袖何郎当。有才一石君八斗,雄名却借陈思王。

()

超出世间凡品,叵闻鼻观馀香。春入有花不艳,院小无人自芳。

()

朝晖扬澜渡,明漪泛巃嵷。舍艇杖筇入,两崖一道甬。

石若垂天云,与地离跟踵。立柱袅纤箾,垂乳坠拥肿。

()

乞雨女郎魂,炰羞洁且繁。庙开鼯鼠叫,神降越巫言。

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行看五马入,萧飒已随轩。

()
豹尾引黄幡,宣麻金殿。
雨露恩浓自天遣。
搢绅交誉,最乐至诚为善。
信知宗姓喜,君王眷。
()

吴僧娟娟珩上人,诗如岳面青嶙峋。旁支小山各秀出,吞云泄雨干星辰。

陈高复来说珩好,思若美玉蒸孚尹。我老于诗苦思短,援笔欲下仍嚬呻。

()

霜雪者般严。茅斋镇下帘。剩庭前老树椮椮。嵌就玻璃窗最好,留一扇,放银蟾。

炉火有人添。柴扉少客探。知寒窗定与鸡谈。验取瓶中梅放否,春有信,蕊中含。

()
来时杨柳东桥路。
曲中暗有相期处。
明月好因缘。
欲圆还未圆。
()

雀缘底事儿童戏,蛙为何人口舌争。待割金明一寻碧,恨无霜剪快如并。

()

五年不见复卿回,有客传言卿欲来。

苔石生尘亲手扫,蓬门久闭令儿开。

()

黄裳采采露盈盈,清挹华房沆瀣生。汉武若先知此味,不教云表立金茎。

()

我游匡山夏将杪,赤日青天万山绕。忽然风雨动地来,震气果雷离电绕。

一川烟霭失东西,万里乾坤错昏晓。香垆高峰危欲堕,石门细路人心剿。

()

阳华万叠云,无计得相寻。
所学皆时好,何人知尔心。
莎城百粤远,雪峤一翁吟。

()

枫染{拖去扌加酉}颜菊亦酣,霜天风味饱相谙。
马蹄去去江之北,雁影来来塞以南。
云外数峰轻抹翠,雨余一水碎挼蓝。

()

风雨三春梦正饶,西陵芳草恨遥遥。萧条秋髻看将白,零落诗魂欲待招。

旧事易随灯烛灭,新愁难向酒杯消。年来光景空低首,夜月寒江共寂寥。

()
中官促召走双骖,诏许从游圣泽覃。
历览仙山瞻凤阁,径行禁籞识龙潭。
万方宁谧宜游豫,一曲升平乐宴酣。
浅薄承恩愧无补,原歌风雅继周南。
()

土牛分尽綵泥香,动地欢声入寿觞。倍觉今年春意好,上元灯火斗风光。

()

定论何由判怨恩,说诗宁许别清浑。向来泥巷苔生榻,别后霜楹月上轩。

一卷名山馀鬼瞰,几家华屋系生存。桂丛蛩语西风急,尽扫巢痕乱屐痕。

()

我去只如还。终不在道边。我若在道边。良信寄书还。

()

六根变幻苦萦缠,道长魔高自昔然。倘使飞升容易得,世间谁不是神仙。

()

()

飞龙阙下黄门士,辞却苍生向草莱。浮世几年忧路迫,青山终日对花开。

三洲黄鹄难相并,八月仙槎浪自回。云谷漫漫闭风雨,绿莎侵上子真台。

()
姓字喧吟社,吟须亦未生。
更能十年读,讵止一时名。
政尔推英俊,终然要老成。
闻韶问遗俗,肯学饭牛声。
()

百万人家簇绮罗,丛祠无数舞婆娑。山盘衡岳树林密,水落洞庭凫雁多。

染竹痕深湘女泪,佩兰声断楚囚歌。洛阳年少胡为者,不奈承尘鵩鸟何。

()
久污朝宠老非宜,禄厚躬间不尔亏。
优诏还令使真室,特恩仍免觐京师。
力疲都是垂头马,志适何殊曳尾龟。
年事已高心虑息,山堂无俟德璋移。
()

朝来经阁课楞严,撩乱飞花竞扑帘。似是青腰誇黑帝,故教姑射混无盐。

地炉无奈貂裘薄,斗酒难供座客添。诗债恼人眠不得,夜寒残管亦须拈。

()
轻风湿湿树斑斑,燕乳鸠鸣春又残。
门巷狭斜无不到,有何人似柳花閒。
()

日暖茱萸好,霜飞菡萏衰。碧云山外夕阳催。自有竹篱斜径、菊花开。

烟重迷疏柳,阴浓笼湿苔。画楼时送暗香来。且去待看明月、倒金杯。

()
篮舆多病八吟翁,云宾溪叟恣游从。
清时无事青山醉,青山仍醉最青峰。
()

当年天与裤中儿,天到如今不与时。事变风涛掀地轴,军声电雹散雷槌。

鬼蓝柄国苦相误,佛会守城甘自痴。旗盖已随□驾去,留西太乙更谁欺。

()

卧疴苦留滞,辟户望遥天。寒云舒复卷,落雪断还连。

凝华照书阁,飞素涴琴弦。回飘洛神赋,皎映齐纨篇。

()

敌帐梦回惊日处,都城心切望云时。

()

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随梳落去何须惜,不落终须变作丝。

()

远路接天末,怪君与我违。客程千嶂里,鸟道片云飞。

树色连青汉,泉声出翠微。锦城花月下,才子定忘归。

()

我怀食口众如林,遣闷聊摅玩物心。容膝自安元亮宅,赏音谁识伯牙琴。

溪头苍石看云坐,竹外幽轩听雨吟。多谢作诗相慰劳,却惭衰发老骎寻。

()

徒传岭海净妖氛,搔首西风哭暮云。二十年来心共照,三千里外讣初闻。

君明大义曾期我,我有狂言亦嘱君。掩抑乌台他日意,几时和泪滴孤坟。

()

十事相寻九不谐,骨穷更值五行乖。
人情厚薄且随分,世态炎凉休挂怀。
家欲自丰无楮币,爨凭谁执有荆钗。

()
籥翟既陈,干戚斯扬。
进旅退旅,一驰一张。
其备不忒,容服有光。
以宴以娭,德音不忘。
()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

山人何事爱林居,西陌东阡任所如。妙思还从个中得,不须象罔索玄珠。

()

春波明媚捧仙舠,猎猎摩空鹤盖摇。圭组情深怜物外,鹿麋步懒愧高霄。

座中惊散阳春调,钵底盛多白玉瑶。更喜琼南王大令,双凫如鹤到偏遥。

()

真恐山灵笑我顽,白头持节竟生还。烦君玉女峰头问,可有移文到北山?

()
往事悠悠逝水知,临流尚想报吴时。
一壶能遣三军醉,不比商家酒作池。
()

披山临水结层成,仿佛当年霸主情。
鱼满松江船似栉,四连震泽稻如京。
巍巍二老辞周录,碌碌诸孙竞晋盟。

()

景夕残霞落,秋寒细雨晴。短缨何用濯,舟在月中行。

()

离索亦已久,好客相与至。浊醪饮前庭,主人独先醉。

风日恬以愉,邻竹乱行次。每念佳会难,沉湎非所贵。

()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滟。

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

烂漫黄金蕊,轻盈白玉枝。重阳留得下元时。醮谢星官,特地献真师。牒秦三天主,声闻九地司。存亡福庆已潜资。大道洪恩。兼付出家儿。

()

子晋飞琼两队分,宴酣新曲奏犹纷。仙家乐府都翻尽,阿母前头唱白云。

()

夹寨功名节节奇,门高事起更堪悲。
身亡家破英雄笑,恰似伶官戏罢时。

()

紫兰玉树,自琅霄分秀,悬知英物。万壑清冰抟爽气,老鹤凭虚仙骨。醉帖蛟腾,豪篇玉振,不受春埋没。蓬莱清浅,便安黄卷寒寂。冰簟寿酒光风,宫衣缥缈,犹带婴香湿。老去浮沈唯是酒,同作萧闲闲客。耐久风烟,期君端似,明秀高峰碧。冷云幽处,月波无际都吸。

()

寒床久矣谢红妆,无复山妻犯太常。群少也遵房老约,不□天壤有王郎。

()
伍子行师日,秦皇驻辇辰。
英雄无处所,楼阁自天神。
白鸟晴沙远,云山锦树新。
谁知千载后,凄恻吊斯人。
()

十载穷经涨海滨,角巾愁色带缁尘。方惭要路无知己,不信清时有逸民。

阙下晚传青盖拥,仗前寒映紫貂新。逡巡试问遮呼卒,道是京营中贵人。

()

山冱雪云低,荒芜略有蹊。逢人多说虎,隔坞忽闻鸡。

寒剖蜂房户,晴分麦町畦。迩来神亦健,薄饭厌羹藜。

()

江淮落南俯闽峤,山水相背风马牛。
间半草就北征赋,日暮弹铗君何求。
袖中漫剌通姓名,独及庆历思中州。

()
谁家一大树,系者水牯牛。
我马过其侧,道狭还无由。
牛辄奋双角,直前舂马喉。
伤马已不可,伤人吾何仇。
()

云蔼远山风送雨,一薕高揭暑咸收。太平无事民康日,正在调和理顺秋。

()
玉箫吹断知何许,柳径日长娇燕舞。
鹤城半掩人未归,数点春愁杏花雨。
()
列炬春溪口,平潭如不流。
照见游泳鱼,一一如清昼。
中目碎琼碧,毁鳞殷组绣。
乐此何太荒,居然愧川后。
()
六月禾将槁,天公一雨苏。
旱时苗化草,稔后米如珠。
食足安田里,年饥死路衢。
丰凶才反手,扪腹愧微躯。
()

万里江涛接郢城,上游节钺坐论兵。风清鼓角秋开幕,月照旌旗夜勒营。

海内功名多难日,天涯兄弟别离情。只今汉上烽烟满,慷慨中流忆祖生。

()
霁日何曾惹寸云?忽飞些子雪如尘。
不知底处天花落,风里吹来数点春。
()

欲游城郭应难遍,每访湖山亦自劳。
坐致眼前无限景,僧房寄处蕺峰高。

()

欲求天下友,试为沧海行。
风来冥冥内,摆触怪浪生。
突兀万里怒,势疑九州倾。

()

莫惜倾囊更典衣,繁华尤诧送神时。
不惟宝髻修容出,亦有银钗跣足嬉。
但见春城催画角,何曾夜市拥牙旗。

()
密受眉山一印传,斯文千载石林仙。
使君酷似牢之舅,更喜鸾胶续此弦。
()
湘罗几翦粘新巧。
似过雨、胭脂全少。
不教枝上春痕闹。
都被海棠分了。
()
头纲别样建溪春,小璧苍龙浪得名。
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
鹧班碗面云萦字,免褐瓯心雪作泓。
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
()
日淡暑犹薄,雨余风更清。
翛然水亭立,试此葛衣轻。
晒粉怜孤蝶,穿枝喜晚莺。
谁知簿书里,也复得吾生!
()
东皇送暖下青都,雪在梅梢半有无。
爆竹旧闻驱罔象,传杯今旧饮屠苏。
暗中石火频过眼,忙裹银丝欲上须。
不解玉堂供帖子,双扉聊与换桃符。
()

园蔬叶垂尽,练裙弊无馀。轻扬两飘翅,清嗅双长须。

本质夙如此,变不忘其初。襕斑五色文,支离守荒芜。

()

台端久矣著蜚声,衔命新从冀北行。政教已看归掌握,师生深喜得宗盟。

轺车到处秋风冷,藻鉴悬时夜月明。收拾栋梁应有待,好抒忠赤答升平。

()
胶西未到吾能说,桑柘禾麻不见春。
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
()
锦席浮波影,牙樯转雾霏。
飞花窥碧酒,舞蝶傍红衣。
野日歌前淡,云峰望处微。
游鱼应与乐,啼鸟莫催归。
()

消息问而今。愁绝瑶琴。知君异地也难禁。千万花开三四月,休去登临。

应是动乡心。灯晕昏沉。和衣睡醒蓦兜衾。不信凄惶侬一个,影也难寻。

()

凉风从西来,幽意散清晓。朝过湾里溪,午上龙湖岛。

岛势曲如盘,湖光澄似沼。水气忽荡摇,山云互缭绕。

()

凤随天风下,暮息梧桐枝。群鸱得腐鼠,笑汝长苦饥。

举头望八荒,默与千秋期。一饱亮易得,所存终不移。

()

鸾坡乌府旧游空,三尺孤坟野寺中。犹有忧时心不死,墓门昨夜起秋风。

()

山为钩曲藏神宫,拂天云旗扬灵风。云何巫阳招之东,乘彼赤罴驾文熊。

飘然遨游顾环雍,帝裔队仗王仪容。手挟垂矢并和弓,下庭考鼓兼鸣钟。

()
满耳雷声动地来,窥窗银浪打船开。
练湖才放一寸水,跳作冰河万雪堆。
()

君咏风月夕,余当童稚年。闲窗读书罢,偷咏左司篇。

(韦应物为滁州刺史,有《登北楼》诗。绅后为刺史继和,

()
赤日黄尘江上村,徵租惟有吏过门。
微风敢喜北窗卧,大旱恐非东海冤。
千载傅岩疑可致,一篇洪范向谁论?青蔬半亩垂生死,且唤邻翁共灌园。
()
柳蒙耳、暗凌波路。
烟飞惨淡平楚。
七香车驻猊环掩,遥认翠华云母。
芳景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