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残英满酒樽。宋代。苏轼。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夜寒那得穿花蝶,知是风流楚客魂。
诗词:《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人去残英满酒樽,
不堪细雨湿黄昏。
夜寒那得穿花蝶,
知是风流楚客魂。
中文译文:
离别后,梅花残败,倾满了酒杯,
无法忍受细雨淋湿的黄昏。
夜晚的寒冷怎能容得下穿梭的花蝶,
只有我知道这是风流楚客的魂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写的,题目是《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诗中描绘了离别后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感触和思绪。梅花凋谢残败,填满了酒杯,象征着诗人的离愁别绪。雨细密地下着,使得黄昏更显得潮湿和凄凉。夜晚的寒冷无法容纳穿梭的花蝶,这里花蝶可以被视为爱情和美好的象征,而夜晚的寒冷则象征着诗人的孤寂和无奈。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风流楚客身份的自知之明,他深知自己的心灵与这些景象相通,这是一种对自身经历和境遇的自省和感悟。
整首诗情感凄凉,通过描绘残败的梅花、细雨湿黄昏和夜寒不容花蝶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孤寂寥落的情感。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宋代婉约风格,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同时,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感悟。这首诗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