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范景仁西圻野老诗。宋代。司马光。西郊广路浮壤黄,上天雨泣塞云苍。鸾旗闟戟纷晻霭,扈从威神归帝乡。田家老父眉睫白,杖藜匍匐泣路旁。且云生逢至仁主,蠲租罢役岁为常。蚕收百箔桑蔽野,麻麦极望无边疆。去年翠华出赛雨,锦乡绵络墟里光。拜迎六马负缣帛,孙扶妪接归扬扬。自分讴歌毕馀景,一朝缟素安可防。哀声澒洞彻四极,草木惨淡颜色伤。蝼蚁衰龄不足赎,泪如飞雪空沾裳。河萦洛贯嵩峰足,泉底寰瀛日月长。羡门已闭属车返,轭上空瞻金凤凰。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杂体诗 陆平原机羇宦。南北朝。江淹。储后降嘉命。恩纪被微身。明发眷桑梓。永叹怀密亲。流念辞南澨。衔怨别西津。驱马遵淮泗。旦夕见梁陈。服义追上列。矫迹厕宫臣。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民。契阔承华内。绸缪踰岁年。日暮聊总驾。逍遥观洛川。殂殁多拱木。宿草凌寒烟。游子易感慨。踯躅还自怜。愿言寄三鸟。离思非徒然。
甲子春日二首 其一。宋代。周紫芝。燕来不拟著帘遮,要听双飞语日斜。芳草满庭人不扫,东风吹尽石楠花。
梅花五首。宋代。杨公远。草木根荄暖未回,□□□□□□□。□□□□□□□,老干槎牙一半摧。水急可曾流影去,雪深还不碍香来。赤松孤竹真渠友,万紫千红总皂台。
挽内。明代。张嗣纲。四十年前苦病魔,细君于我竟如何。菱花日暗青丝攺,樛木春深绿荫多。鹤去空遗栖柱恨,鸿来愁听鼓盆歌。伤心最是寒窗月,不照鸳鸯照薜萝。
苦寒二首。宋代。张耒。二月八日寒未已,山城雨过净如洗。城门樵渔不复来,市中屐齿响长街。老翁一杯百不知,酒酣放歌视群儿。句芒当权不用事,玄冥功成徒尔为。
琴高鱼。宋代。欧阳修。琴高一去不复见,神仙虽有亦何为。溪鳞佳味自可爱,何必虚名务好奇。
萧史携弄玉上升。唐代。曹唐。岂是丹台归路遥,紫鸾烟驾不同飘。一声洛水传幽咽,万片宫花共寂寥。红粉美人愁未散,清华公子笑相邀。缑山碧树青楼月,肠断春风为玉箫。
溪上林亭待客游,茶瓜今日定淹留。马惊小雨还成霁,蝉咽薰风已报秋。
沙路散行迷远近,水禽贪浴自沉浮。望中早觉西山好,十里岚光翠欲流。
立秋前二日游溪西竹屋马上次同游者韵 其一。明代。程敏政。溪上林亭待客游,茶瓜今日定淹留。马惊小雨还成霁,蝉咽薰风已报秋。沙路散行迷远近,水禽贪浴自沉浮。望中早觉西山好,十里岚光翠欲流。
浣溪沙。宋代。黄机。墨绿衫儿窄窄裁。翠荷斜?领云堆。几时踪迹下阳台。歌罢樱桃和露小,舞馀杨柳趁风回。唤人休诉十分杯。
同前。宋代。周必大。何幸天涯款绪馀,轩昂气概识雄图。滔滔腹稿盈千轴,凛凛词锋敌万夫。方对芝眉蒙数载,乍惊绛帐失规模。从兹稳步青云上,始信沙堤梦不诬。
傅推官劝农七绝句拟和其五·劝农回。宋代。郑刚中。五马萧萧不醉归,祗人阡陌卷旌旗。今朝故为劝农出,未与诸君泛酒池。
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宋代。杨万里。愁戈不著狂诗客,径超天外华胥国。苦海惟愁热恼人,别有月中水精域。浣花一老已九京,何人再筑五言城。竹斋衣钵傅锦里,咄咄云烟飞落纸。胸中磊隗有余地,语下飘萧无俗气。诗坛笔阵制中权,势如常山看率然。观者堵墙颜色沮,惊闻柘弹金盘句。老夫性癖耽此趣,被渠夜半赤手取。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
闽岭遥岑。宋代。王迈。天晴遥见七闽关,万仞丹梯莫可攀。怀度不离青嶂里,客行多在白云间。玉门辽邈诚虚设,蜀道崎岖只等闲。扰成路傍名利子,轩车南去几人还。
太湖诗·桃花坞。唐代。皮日休。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倚峰小精舍,当岭残耕垡。将洞任回环,把云恣披拂。闲禽啼叫窕,险狖眠硉矹.微风吹重岚,碧埃轻勃勃。清阴减鹤睡,秀色治人渴。敲竹斗铮摐,弄泉争咽嗢。空斋蒸柏叶,野饭调石发。空羡坞中人,终身无履袜。
答父老次韵。明代。翁万达。悬鱼犹漫记当年,陈迹虚劳父老传。偃蹇一身惭我病,低回万死畏人怜。再来鱼鸟能相迓,此去云泥但自全。边事关心拟明发,东风吹上越江船。
挽何与时。宋代。李石。留滞周南隔要津,尚余家传付坚珉。才高未觉儒冠误,句好仍传乐府新。诸子尚能频屈指,一门今有几朱轮。吾乡水镜君尖恨,耸壑昂霄会有人。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唐代。杜甫。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洲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寄题饶君茂才葆光庵。宋代。曾巩。适意藜羹与布裘,结庐人境地还幽。清谈汝水孤猿夜,爽气麻源一叶秋。应有风骚归健笔,可无尊酒付扁舟。因君更起家园兴,梦寐思从几杖游。
上京舟中作 其一。清代。林朝崧。濯足扶桑钓六鳌,金银宫阙日初高。翱翔万里乘风快,浩荡中流击楫豪。岂有才华赋江海,只凭忠信涉波涛。南州名士如相问,为报仙山采碧桃。
清明日郊游二首 其二。明代。邓云霄。处处控春兼上坟,人歌人哭隔溪闻。谁能不醉生前酒,肯信曾修地下文。世远玉鱼终启柙,蓬深石马自眠云。彭觞一笑无分别,且倒青尊对夕曛。
木香花。宋代。晃咏之。朱帘高槛俯幽芳,露浥烟霏玉褪妆。月冷素娥偏有态,夜寒青女不禁香。从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诗人日日狂。替取秋兰纫佩好,忍随风雨受凄凉。
清心镜 显决烈。金朝。马钰。出家儿,要决断。一口咬碎,无明火钻。道万事、不系刚肠,堪称个铁汉。志无移,心不乱。认正古今,神仙公案。累功行、不怕艰难,待直
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水调歌/水调。宋代。黎廷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诗翁那得有此,天地一扁舟。二十四番风信,二十四桥风景,正好及春游。挂席欲东下,烟雨暗层楼。紫绮冠,绿玉杖,黑貂裘。沧波万里,浩荡踪迹寄浮鸥。想杀南台御史,笑杀南州孺子,何事此淹留。远思渺无极,日夜大江流。
眼儿媚 与双成弟妇雨窗话别。清代。钱凤纶。一望迷离雨声凄。云压暮山低。萧萧落叶,嗷嗷哀雁,话到西楼。料得今宵人静后,惆怅掩罗帏。秋蛩吟罢,残灯灭后,有梦初归。
独树浦雨夜寄李六郎中。唐代。白居易。忽忆两家同里巷,何曾一处不追随。闲游预算分朝日,静语多同待漏时。花下放狂冲黑饮,灯前起坐彻明棋。可知风雨孤舟夜,芦苇丛中作此诗。
再用雨不忆韵答仁近。元代。方回。良苗所至已沈没,寄语云师盍少休。暮境岂堪逢岁恶,腐儒可但为身忧。败墙蛇出频穿户,湿柱蜗升欲上楼。拟问邻酤破岑寂,督邮闻说酢如榴。
台城路(章静山别业会饮)。宋代。张炎。一窗烟雨不除草。移家静藏深窈。东晋图书,南山杞菊,谁识幽居怀抱。疏阴未扫。叹乔木犹存,易分残照。慷慨悲歌,故人多向近来老。相逢何事欠早。爱吟心共苦,此意难表。野水无鸥,闲门断柳,不满清风一笑。荷衣制了。待寻壑经丘,溯云孤啸。学取渊明,抱琴归去好。
寄孙元忠 其十六。宋代。孔平仲。秋风萧萧露泥泥,美人娟娟隔秋水。扬眉结义黄金台,欲向何门趿朱履。案头乾死读书萤,遮莫邻鸡下五更。老夫卧稳朝慵起,肯信吾兼吏隐名。
挽汤贡士三首。宋代。刘宰。念昔先君子,论文到日头。对床同夜话,散策逐春游。人物今何许,湖山空复秋。伤心珥陵月,依旧照行舟。
回长道中论。宋代。韦骧。□□□□□□纷,吾子文章有本根。此说独能通正道,□□□□□专门。剖开先圣难明旨,羞杀拘儒既□□。□□□才何足议,但凭馀燄发冥昏。
和仲巽过度云岭。宋代。苏颂。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次韵卫庆阳使君送别这章。宋代。曹彦约。倾盖星桥忆去年,官陪预说使君贤。别来风送空中月,此去云开剑里天。治效龚黄方侧耳,交情嵇吕好差肩。相逢便作阳关曲,数日销魂正黯然。
临江仙 对雪忆君晦寄六妹。明代。沈宜修。窗外萧萧疏竹响,一帘柳絮轻飘。暮寒庭院逼琼瑶。谢家芳玉树,相对在梅梢。团扇空思歌白紸,湘天雁语无聊。自怜杯酒独寒宵。故乡今夜月,剡曲泛舟还。
慧聚杂题 慧照堂。宋代。李乘。眼亦不碌碌,耳亦不碌碌。云外野鸣幽,霜中岁寒绿。何必面南山,真理明明足。客问慧照名,僧拈一枝菊。
减字木兰花(四之四)。宋代。贺铸。多情多病。万斛闲愁量有剩。一顾倾城。惟觉尊前笑不成。探香幽径。好住东风谁主领。多谢流莺。欲别频啼四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