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不满掬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uò yīng bù mǎn jū,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惟有暗蛩悲。
花开涧水上,花落涧水湄。
菊衰蛩亦蛰,与汝岁相期。
楚客方多感,秋风咏江蓠。
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
()
帝王:(名)泛指君主国的最高统治者。[近]君主。[反]百姓。
闭门观物不倦:不倦,读音为bù juàn,汉语词语,意思是不厌倦;不劳累。
采摘:(动)摘取(花儿、果子等)。
诗卷:诗集。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野菊生秋涧,芳心空自知。
无人惊岁晚,惟有暗蛩悲。

译文:
在秋天的涧谷里,野菊生长着,只有它自己知道它的芳心。
没有人会惊讶岁月的晚了,只有暗暗鸣叫的蛩蟋在悲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景象。在涧谷中,野菊盛开,它们孤立地生长,没有人来欣赏它们的美丽。诗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感到自己的存在被人忽视,只有孤寂的蛩蟋能够理解他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涧中野菊的生长和蛩蟋的悲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野菊生长在人迹罕至的涧谷中,虽然美丽,却只有它们自己知道自己的价值。诗人通过野菊来投射自己的心境,感叹自己的存在被忽视,无人能理解他内心的悲伤。暗蛩的悲鸣进一步强调诗人的孤独感,蛩蟋在寂静的秋夜中发出凄凉的声音,成为诗人心灵的寄托。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感慨与情怀。

最后两句"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是对秋天的另一种描绘。随着花朵的凋谢,诗人感到无法满足自己的渴望和需求,他思考着如何在世俗喧嚣中找到一份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了作者对孤独、无助和渴望的思考。这种抒发情怀的方式是苏轼诗歌的典型特点之一,也是他被后人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原因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