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劝父母发慈心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十二时行孝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áng quàn fù mǔ fā cí xī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鸡鸣丑,高楼大宅得安久。
常劝父母发慈心,孝得题名终不朽。
()
鸡鸣:鸡叫。常指天明之前。
高楼: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大宅:高大的邸宅。指天地﹐宇宙。人的面部。
父母:(名)父亲和母亲。
慈心:慈悲之心。
题名:(名)题目的名称。②(动)为留纪念或表示表扬等而写上名字:金榜~。
不朽:(动)永远不可磨灭:~功绩|~丰碑。

《十二时行孝文》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鸡鸣丑,
黎明时分,鸡鸣为丑时的开始。

高楼大宅得安久。
富贵的高楼大宅能够长久地安然存在。

常劝父母发慈心,
时常劝告父母要怀有慈悲之心,

孝得题名终不朽。
才能以孝行得到美名,永远流传不朽。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孝道的思考和赞美。他通过描述黎明时分的鸡鸣丑,暗示了孝行应从早起开始,也象征了孝顺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他进一步指出,富贵的家庭应该以发扬孝道为根本,而不是追求物质财富。他强调孝道会使人得到名誉与尊重,而这种名誉将永远留存于世间。

这首诗词让人们重新思考孝道的价值和意义。它提醒人们,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孝敬父母都是一种应该坚持的美德。白居易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孝道的敬重和推崇,以及对家庭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这首诗词在唐代以后被广泛传诵,成为一种经典的表达孝道情感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