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姓编氓异姓侯

出自明代文震亨的《秣陵竹枝词四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óng xìng biān máng yì xìng hóu,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同姓编氓异姓侯,上公出不辟行驺。
诸曹未识勋臣贵,每到朝陵压上头。
()
同姓,编氓,异姓

《秣陵竹枝词四首》是明代文震亨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同姓编氓异姓侯,
上公出不辟行驺。
诸曹未识勋臣贵,
每到朝陵压上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样姓氏的人只能做平民,而不同姓的人却能成为贵族。权贵之家的子弟可以避免出征,享受优越的生活,而平民却必须参军征战。在朝廷中,那些平民出身的官员往往被高官压制,他们的才能与功绩被忽视。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代时期的社会阶层和身份差异为背景,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贫富不均现象。文震亨通过对同姓编氓异姓侯的对比,反映了社会中的阶级固化和等级森严。同姓的平民只能编为庶民,而异姓的贵族却能享受特权,这种现象引发了作者的不满和思考。

诗中提到的"上公",指的是高官显贵的子弟,他们不需要参加战争,也不需要担负艰巨的任务,而是过着轻松奢华的生活。而平民出身的勋臣却在官场中受到冷落和压制,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和重视。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使得他们在朝廷中感到压抑和无力。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平民勋臣的同情。它呈现了明代社会的现实,并以诗人的独特视角传达了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诗中的"朝陵"指的是皇帝的陵墓,象征着权力和统治。诗人以此来揭露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呼唤社会的改革和正义。

总的来说,《秣陵竹枝词四首》是一首揭示社会不公现象的诗词,通过对不同阶层之间的对比,表达了对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渴望。它展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阶级固化的批判和对平民勋臣的同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文震亨

震亨(1585年—1645年,享年约60岁),字启美,汉族作家、画家、园林设计师,出生于明帝国长洲县(今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文徵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文元发仲子。天启五年(1625年)恩贡,崇祯初为中书舍人,给事武英殿。书画咸有家风,山水韵格兼胜。明亡,绝粒死,年六十一,谥节愍。代表作《长物志》。...

文震亨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