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火乱黄昏

出自明代归有光的《甲寅十月纪事(二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uǐ huǒ luàn huáng hūn,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
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
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
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
()
焦土:焦土jiāotǔ烈火烧焦的土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唐·杜牧《阿房宫赋》
鸡犬寒风:秋冬寒冷的风。

《甲寅十月纪事(二首)》是明代归有光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经历了兵燹之后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痛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
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
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
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

这首诗以战乱后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片焦土遍布的江村。兵燹过后,满道都是豺狼的痕迹,不知道还有哪家的鸡犬幸存。寒风吹拂着白昼,鬼火在黄昏时乱舞。诗中提到"何自征科吏",指的是一种官员,表示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勇往直前。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憎恶和对人民痛苦的同情。它反映了归有光对于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切关注,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反思战争的可怕和破坏力。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描绘战乱景象:诗中通过描写焦土和豺狼的痕迹,展现了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破坏和恐惧。这种描写方式鲜明而生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现实。

2. 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通过提到失去家园的人们和无家可归的鸡犬,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之情。这种同情不仅体现了归有光的人道主义情怀,也呼唤读者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关怀。

3. 对和平的呼唤:诗中的"何自征科吏"表达了对那些仍然坚守岗位的官员的敬意,同时也传递出对和平的向往。这种呼唤和对和平的渴望在整首诗中贯穿始终,提醒人们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破坏。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传递了作者对战争的痛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同时也呼吁人们珍惜和平,追求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它是归有光在明代社会动荡时期的一声呐喊,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归有光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