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几如入神。明代。陈第。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识真。随宜作蛰跃,龙德乃全身。伟哉嵇叔夜,浊世清粼粼。凶尤竟不免,好善而闇人。闇人动有累,幽愤何由申。哲愚亦惟戾,千载为悲辛。苏门先发蔀,见几如入神。¤
《咏怀十首》是明代陈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火用在得薪,才用在识真。
随宜作蛰跃,龙德乃全身。
伟哉嵇叔夜,浊世清粼粼。
凶尤竟不免,好善而闇人。
闇人动有累,幽愤何由申。
哲愚亦惟戾,千载为悲辛。
苏门先发蔀,见几如入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人性的触动。作者认为,火只有在得到薪柴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照亮世界;才智也只有用来认识真理才有价值。在这个浊世中,只有具备伟大品质的人才能保持清澈明亮的心灵。然而,即使是善良而有智慧的人,也无法完全摆脱凶险的环境,良善之心常常被黑暗所遮蔽。黑暗的人行动会带来连锁的恶果,他们的幽愤和怨恨又如何得以申诉。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受到了命运的折磨,长久以来都感受到了痛苦和辛酸。只有苏门(指苏轼)率先在文学上取得成功,他的见解就像进入了神明之境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动荡和作者对人性境况的深刻思考。通过对火和才智的比喻,作者表达了对于力量和智慧的理解和观察。他认为,伟大的人应该具备清澈明亮的品质,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正直。然而,诗中也透露出对于黑暗和邪恶的忧虑,作者认为即使是善良和智慧的人也无法完全摆脱凶险的环境和命运的束缚。作品最后提到苏门先发蔀,指的是苏轼在文坛上的成功,意味着文学可以成为人们摆脱困境的一种方式,也是作者对于希望和出路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练明快,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对火和才智的象征意义的运用,作者抒发了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表达了对于光明和善良力量的向往和对黑暗和邪恶力量的忧虑,唤起了读者对于人性状态和社会环境的共鸣。
陈第,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
...
陈第。陈第,字季立,号一斋,晚号温麻山农,别署五岳游人。连江(今福建连江)人。陈第是我国杰出军事家、旅游家、音韵学家,他著述甚丰,除《一斋诗集》、《两粤游草》、《五岳游草》外,《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均收入《四库全书总目》。明万历四十八年卒,终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