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中郎幼妇碑阴。元代。冯子振。曹娥江主婆娑住。五月五水面迎父。蔡中郎幼妇碑阴,古刻荒云深雨。夏侯瞒智肖杨修,强说不多来去。怕文章泄漏风光,谜语到难开口处。
《鹦鹉曲 泣江妇》是一首作者为冯子振的诗词,关于这首诗词的具体朝代和背景信息目前无法确定。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曹娥江主婆娑住。
五月五水面迎父。
蔡中郎幼妇碑阴,
古刻荒云深雨。
夏侯瞒智肖杨修,
强说不多来去。
怕文章泄漏风光,
谜语到难开口处。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江边的情景,主要围绕着曹娥江、蔡中郎、夏侯、杨修等人物展开。诗中表达了一种忧伤和无奈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江边的景象。曹娥江是一个地名,主婆娑住,意味着江边的景色优美动人。五月五指的是端午节,水面迎父的意思可能是在等待亲人的归来,暗示着诗中人物的思念之情。
蔡中郎和幼妇碑阴是诗中的人物,他们在古刻荒云深雨的环境中,可能表示他们的境遇或者心境的孤寂和困顿。夏侯、杨修则可能是其他人物,他们似乎怕文章泄漏风光,不愿多言。最后一句谜语到难开口处,暗示了一种难以启齿的秘密或者难题。
整首诗词以简洁、隐晦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诗意模糊的感觉,留下了一些空间供读者进行想象和解读。这种朦胧的诗境使得诗词具有一种诗意的美感,也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
冯子振。冯子振,元代散曲名家,1253-1348,字海粟,自号瀛洲洲客、怪怪道人,湖南攸县人。自幼勤奋好学。元大德二年(1298)登进士及第,时年47岁,人谓“大器晚成”。朝廷重其才学,先召为集贤院学士、待制,继任承事郎,连任保宁(今四川境内)、彰德(今河南安阳)节度使。晚年归乡著述。世称其“博洽经史,于书无所不记”,且文思敏捷。下笔不能自休。一生著述颇丰,传世有《居庸赋》、《十八公赋》、《华清古乐府》、《海粟诗集》等书文,以散曲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