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谁赓招隐吟

出自宋代释圆悟的《次姜秦祠和胡教授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 xià shuí gēng zhāo yǐn yí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晓谒崇祠雾霭深,行藏因识二贤心。
榻前自有孤忠疏,林下谁赓招隐吟
寂寂精庐苍藓入,堂堂遗像暗尘侵。
客中莫致生刍奠,聊汲山泉荐菊斟。
()
雾霭,自有,孤忠疏,堂堂,遗像,生刍奠,山泉,荐菊

诗词的中文译文:

《次姜秦祠和胡教授韵》

清晨参观崇尚的祠堂,雾气缭绕深邃。
行走中体会到两位先贤的心意。
座前孤立的贞烈自有传世之美,
林间默然行走的谁人摘下招牌,为了隐居而吟诵。
寂静的庙堂里长满了苍藓,
庄严的神像暗淡受尘埃侵蚀。
在客人中不需要准备淳朴的祭奠,
只需要沐浴山泉,敬献菊花。

诗意:

这首诗是释圆悟为了纪念两位贤者而写的。他清晨瞻仰了他们崇尚的祠堂,并且在其中感受到了他们的豪情壮志。诗人注意到了庙堂里的孤立的代表伟德的品质,而林间则隐居似的一个人轻轻地摘下招牌,默默行走,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真诚。庙堂寂静无声,苍藓长满了其中,神像已被尘埃侵蚀。诗人并不认同过度庄严的祭奠礼仪,而希望能够简单地以山泉沐浴、菊花为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寺庙和自然景色的画面。诗人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通过寺庙中代表贤者的象征物,和自然中隐居诗人的形象,表达了他对于宁静和真诚的向往。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简练,以朴素的形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和历史文化的独特体验和感悟。整首诗充满了对于清静、纯净的追求,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修养。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圆悟

释圆悟,号枯崖,福清(今属福建)人。能诗画,喜作竹石。理宗淳祐间住泉州光福寺,有《枯崖集》(《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卷一○《泉州重修兴福寺记》),已佚。《画史会要》卷三有传。今录诗二十九首。...

释圆悟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