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兮不是旙

出自宋代释文礼的《颂古五十三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ú shì fēng xī bú shì fā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不是风兮不是旙,将军骑马出潼关。
安南塞北都归了,时复挑灯把剑看。
()
不是:(名)错误;过失:好意帮他,反倒说我的~|他总在背后说别人的~。
将军:(名)将(jiàng)级军官,泛指高级将领。②(动)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比喻给人出难题,使为难。
骑马:乘马,人跨坐或侧坐于马上。
挑灯:1.上世纪30年代前民间照明都用油灯,碟形器皿内倒入适量的灯油(一般为豆油或菜籽油)中间放置一根灯芯,为使油灯保持一定亮度,需要适时用针、簪挑动油灯灯芯,这就是所谓的“挑灯”。2.把灯挂在高处:~夜战。

诗词中文译文:

不是风兮不是旗,
将军骑马出潼关。
安南塞北都归了,
时复挑灯把剑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僧人释文礼所作,共有五十三首,名为《颂古五十三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将军出征和归来的情景。

首两句“不是风兮不是旗,将军骑马出潼关”直接表达了将军奋勇出征的形象。将军骑着马从潼关出发,没有风吹动的旗帜,但依旧气势凛然,展现出将领的英勇和果断。

接着,“安南塞北都归了”这句描绘了战事的胜利。安南指的是南方国家,塞北指的是北方边境地区,将军成功地统一了南北领土,安定了局势。

最后两句“时复挑灯把剑看”则表达了将军事后的居安思危之情。他时常点起灯火,拿起剑来查看,意味着他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任何可能的危机,展现了忠诚、勇敢和使命感。

整首诗词简洁有力,字数不多,却能生动地描绘将军出征和归来的情景,表达对英勇将领的赞颂以及将领的居安思危之心态。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将领的崇敬和将领的忠诚与担当。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