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山不跨石门句

出自宋代释思岳的《偈颂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ǔ shān bù kuà shí mén jù,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鼓山不跨石门句,嚼碎令人牙齿寒。
亲扣国师问端的,石门无锁亦无关。
()
嚼碎令人:1.善人,品德美好的人。2.古代命妇的封号。3.差役、衙役。4.使人、派人。
牙齿:人和高等动物用于咀嚼食物的器官。为固立于上下颚骨之齿槽突的硬组织突起物。牙齿的构造可分为硬组织形成的珐瑯质、象牙质和牙骨质;以及包在硬组织中心而属于软组织的牙髓。人在一生中两次萌出牙齿。第一次萌出的为乳牙。再次萌出的为恒牙。根据位置、功能和形状,牙齿分为切牙(门牙)、尖牙(犬牙)、双尖牙(前磨牙)、磨牙(臼齿)等四个类型。每个牙齿包括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国师:1.国家的军队。《左传·襄公十八年》:“子殿国师,齐之辱也。”2.王莽设置的职官。《汉书·刘歆传》:“及王莽篡位,歆为国师。”参见“四辅”。3.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復表典篤学博闻,宜备国师。”李贤注引徐坚云:“国师,即太师也。”4.一国的师表。《陈书·周弘正袁宪传赞》:“观其雅量标举,尤善玄言,亦一代之国师矣。”5.指国子祭酒。《梁书·王承传》:“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6.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始于北齐法常。《大宋僧史略》卷中:“北齐有高僧法常……齐王崇为国师。”《景德传灯录·慧安国师》:“嵩岳慧安国师……武后徵至輦下,待以师礼。”7.元、明、清亦用以敕封藏传佛教地区(西藏、内蒙等)的上层僧侣。《元史·释老传·八思巴》:“中统元年,世祖即位,尊为国师,授以玉印。”
问端无关:没有关系;不牵涉:此事跟他~。~紧要。~大局。2.相互间没有连带的关系。

诗词:《偈颂七首》

中文译文:击鼓山,过不了石门关,啃碎了也令人的牙齿寒。亲自敲击国师门,石门无锁也与我无关。

诗意:这首诗词以鼓山和石门为象征,描述了人们在修行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和自我寻求解脱的努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修行的追求和对世俗尘嚣的超越。

赏析:这首诗词采用了简练而有力的语言,通过描述鼓山和石门的景象与境界,寄托了作者内心的修行追求和对解脱的渴望。鼓山和石门被视为经验的门槛和心灵的枷锁,意味着人们在尘世间遭遇的困难和迷惑。通过击鼓山、过石门来象征克服难关和追求解脱,作者表达了对修行之路的坚定信念。同时,作者通过石门无锁也无关的描述,传达了超越世俗和物质束缚的意愿。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勾勒出了作者对心灵自由和超脱的追求,展示了佛教禅宗倡导的清净空灵之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