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里藏金谁辨别

出自宋代释嗣宗的《颂古二十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lǐ cáng jīn shuí biàn bié,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石里藏金谁辨别,游人但见藓痕斑。
却被石人窥得破,铁船载入洞庭山。
()
辨别:(动)根据事物的特点,加以区别:~方向|~好坏|~真伪。[近]辨认。
游人:游人yóurén[visitortopark,etc;tourist;sight-seer]见“游客”
石人:石雕人像。多置于墓道旁。比喻与世长存之人。《史记.魏其武安候列传》:'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且帝宁能为石人邪!'司马贞索隐:'谓帝不如石人得长存也。'一说比喻人无感受,徒具人形。见《汉书.田蚡传》颜师古注。
铁船:指庐山铁船峰。
载入:中国汉字词语,读取的过程。

诗词的中文译文:

石里藏金谁辨别,
游人但见藓痕斑。
却被石人窥得破,
铁船载入洞庭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释嗣宗写于宋代的《颂古二十六首》之一。诗人通过描写石头中藏有金子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珍宝的视而不见,以及那些明眼人却都已身败名裂的悲愤之情。

诗中的“石里藏金谁辨别”一句,是诗人抱怨当时社会的平庸与浅薄,人们只看到被青苔遮掩的石头,却无人能辨别其中的金子,形象地表达了大智慧的罕见和肤浅的群众的普遍现象。

诗中的“却被石人窥得破”一句,诗人通过这个形象描写,表达了大智慧的个体因为眼光过于独到,而引起了人们的嫉妒和不满,甚至被他人觊觎而损失了自己原本应有的尊贵和安逸。

最后一句“铁船载入洞庭山”,虽然字面上是描述铁船载入洞庭山,实际上暗示着大智者被迫离开世俗的官场,寻求安定和自在的生活。这也象征着智者选择了远离尘嚣的山林和自然环境,寻求内心的宁静,反衬出世间繁华和虚幻。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石头藏金和石人窥视的场景,暗喻了普通人对珍宝的浅薄视角,以及大智者因独立思考和洞察力而受到冷落和排挤的境遇。诗人以精湛的艺术技巧,传达出了对平庸社会的嘲讽和对真知灼见的歌颂,寄托了对人性和智慧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