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别有安身诀

出自宋代释了一的《颂古二十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ū zhī bié yǒu ān shēn jué,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大地是眼没处屙,衲僧到此便聱讹。
须知别有安身诀,会得安身事更多。
咄,锹子安著在甚麽处。
()
大地:1.地面;地球表面广阔的土地。:~回春。阳光普照~。2.代指地球:~测量。
须知:(名)对所从事的活动应当知道的事项:乘客~|考试~。②(动)一定要知道:~胜利来之不易。
安身:(动)在某处生活、居住(多指在窘困的情况下):~立命|无处~。
更多:更:更加;还有很多的意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愈加,越发:更加。更美好。更清楚。更受人尊敬。

中文译文:

《颂古二十首》

大地是眼没处屙,
衲僧到此便聱讹。
须知别有安身诀,
会得安身事更多。
咄,锹子安著在甚麽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释了一创作的《颂古二十首》中的一首。诗中以夸张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思考和困惑的心境。

诗中的第一句“大地是眼没处屙”,表达了地球无处不在,无所不知的意味。这句话用了俗语中的粗俗词语,借此来形容大地的无比广阔和深奥,暗含着对宇宙之奥妙的思考。

第二句“衲僧到此便聱讹”,衲僧指的是穿着布衣的僧人,聱讹指的是讲错话。这句话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广袤的世界和众多知识时,常常会感到自己的无知和困惑,言语上容易出错。

第三句“须知别有安身诀,会得安身事更多”,提醒人们要明白除了已知的安身之道,还有更多未知的可能性。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探索和学习的态度,认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更多应对问题的方法。

最后一句“咄,锹子安著在甚麽处”,使用口语化的插入语“咄”,并配以以问句的形式,强调了一个问题:锹子安放在什么地方?这句话可以被理解为对诗中前述各句的总结和扩展,暗示着人们应该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继续探索未知的领域。

整首诗以夸张、俏皮的语言表达了对宇宙和知识的思索和疑惑,呼唤人们要有开放的心态,主动去探索和学习,以求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了一

释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号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后师从妙湛思慧禅师。游方遍谒耆宿。后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檗道场。继归卧雪峰故庐。又出住云门,迁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诏住径山能仁禅院,次年卒,年六十四。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径山照堂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释了一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