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弥勒又生来

出自宋代马之纯的《佛窟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ēn míng mí lè yòu shēng lá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牛头山上有深隈,佛窟何人向此开。
过去辟支还示见,分明弥勒又生来
刀如敝尽锋何在,形若销亡气莫回。
死复受形胎可入,有无真妄使人猜。
()
佛窟辟支生来:生来shēnglái天生;生就这孩子生来就结实
何在:(书)(动)在哪里:理由~?
莫回形胎有无:1.有或无。2.指家计的丰或薄。3.指有馀与不足。4.所有。5.古代哲学范畴。
使人

《佛窟寺》
牛头山上有深隈,
佛窟何人向此开。
过去辟支还示见,
分明弥勒又生来。
刀如敝尽锋何在,
形若销亡气莫回。
死复受形胎可入,
有无真妄使人猜。

中文译文:
牛头山上深藏着一处凹陷,
佛窟是谁为此开凿。
过去的伟大存在依然示现,
弥勒佛明晰地再次出生。
刀如颓废尽失锐气,
形体如销亡之境不可返。
死亡又会接受新的形态,
有无、真实或虚妄引人推测。

诗意:
这首诗借佛窟寺的场景,表达了一种生命和死亡、存在和虚妄的哲学思考。作者通过描绘牛头山上的佛窟,表现了历史的变迁与永恒的存在的对比。过去的辟支(指佛教伟大存在)依然在佛窟中被示现,而弥勒佛又再次出生,似乎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与永恒的循环。然而,刀已经钝无锋芒,形体像销亡之境一样无法再回,死亡却能够接受新的形体,这让人难以判断有无、真实与虚妄。

赏析:
《佛窟寺》运用了典型的佛教题材,通过佛窟的象征意义,以及对刀、形体和生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诗中既有对历史和伟大存在的敬仰,又有对生命和存在的疑虑。诗句简练而含蓄,给人以深思的空间。通过对佛窟寺和生死主题的巧妙处理,作者揭示了人们对生命、死亡以及真实和虚妄等概念的思考与追问。整首诗充满哲学的意味,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内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