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颐庵拄杖头

出自宋代刘应时的《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chū yí ān zhǔ zhàng tóu,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行脚从来笑赵州,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不出颐庵拄杖头
()
草鞋:1、用稻草或其他长纤维草手工编制的一种简易鞋。2、(歇后语)​没样儿。比喻没有规矩,不成体统。
踏破何求无穷义拄杖:1.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学者说。”

义上人归自武林戏作四偈

行脚从来笑赵州,
草鞋踏破竟何求。
百千三昧无穷义,
不出颐庵拄杖头。

中文译文:

义道上的人自娱自乐,编写了这四句诗。

漫长的旅途中,一直都是赵州人在引人发笑,
脚上的草鞋已经磨破了,终究在追寻着什么呢?
百千次的冥思苦想中,没有边际地追求着真理,
而不离开颐庵寺,只扶着手拄杖头。

诗意:

这首诗以自娱自乐的态度,描述了一个行脚徒步的人,赵州人,享受着自己的旅途。尽管旅途劳顿,草鞋已经磨破,但他并不在乎。他不停地思索、探索,追求着无尽的真理。然而,他并不远离颐庵寺,只依靠自己手中的拄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行脚中的人,以及他对真理追求的态度。诗人刘应时通过行脚的人,表达了一个在苦苦思索中追求真理的形象。尽管旅途坎坷,但他仍以幽默的态度对待。他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追求无穷的义理。颐庵寺和拄杖,象征着内心的静思与坚定。整首诗简洁明快,语言优美,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的价值观。这首诗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智慧的精神。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