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密封间径

出自宋代释文兆的《幽圃》,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ǎo mì fēng jiān jìng,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采,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间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
()
桥接,先知,别来

《幽圃》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文兆。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圃

远与村桥接,
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采,
花发蝶先知。

草密封间径,
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
身老恨归迟。

译文:
与村庄的桥梁相连的远处,
在深春的时候积雨。
兰芳仍未被人采摘,
花朵绽放,蝴蝶先知。

草丛密密的小径封闭着,
树林稀疏,露水湿了短篱。
久未耕作的土地显得荒废,
年迈的身躯对归来迟恨不已。

诗意:
《幽圃》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庭园景象,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感慨。诗中的幽圃处于村庄和桥梁之间,在深春时节积雨,兰芳仍未被人采摘,但花朵已经开放,蝴蝶早已预见到了。草丛密布的小径被封闭,树林稀疏,露水湿润了短篱。庭园已经被废弃很久,诗人对归来的时机感到遗憾和愤慨,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年迈。

赏析:
《幽圃》通过描写庭园的景象,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逝去的感慨。诗人以幽静的庭园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诗中的兰芳未被采摘,花朵开放,蝴蝶已经来临,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转瞬即逝的美好。草密封间径和林疏露短篱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庭园的幽静和荒废的状态,与诗人年老的身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遗憾和对归来的期盼。庭园已经被废弃很久,诗人的身体也已经年老,他对归来的时机感到恨不已。这种遗憾和不甘的情绪,使整首诗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哀愁。

《幽圃》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庭园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将人与自然、时光与生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宋代诗人独有的审美情趣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