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入桃源

出自清代吴绡的《啸台》,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é bì rù táo yuá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魏晋已如梦,荒台今独存。
龙蛇正交斗,鸾凤自高骞。
避俗惟长啸,逢人常不言。
始知真隐意,何必入桃源
()
如梦龙蛇:龙蛇lóngshé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正交:线性代数的概念,是垂直这一直观概念的推广。
长啸:1.大声呼叫,发出高而长的声音。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3.钟之别名。4.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不言:不说。不依靠语言。谓以德政感化人民。不料。
始知隐意

《啸台》是一首清代诗词,作者是吴绡。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魏晋时代已经如同一场梦境,
唯有这座荒废的台台依然存在。
龙蛇在这里纷争交战,
鸾凤自由地翱翔飞舞。
我避开尘世的琐事,只是长啸,
与人相遇时常沉默不语。
我才真正领悟到隐居的意义,
何必进入桃源仙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诗人对现实世界的疏离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诗人将魏晋时代看作是已逝的梦境,而荒废的台台则象征着时光的流转中仅存的痕迹。在这个荒废的地方,龙蛇交战,鸾凤自由翱翔,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诗人在面对世俗琐事时选择避开,只发出长啸,与人相遇时则常常保持沉默。通过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诗人认识到了真正的隐居意义,认为并不需要进入传说中的桃源仙境,而是在心灵中寻找宁静和满足。

赏析:
《啸台》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繁华尘世的疏离。诗人通过描述魏晋时代已逝的梦境和荒废的台台,与现实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龙蛇的斗争和鸾凤的自由翱翔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自由和美好。诗人选择避开世俗琐事,只发出长啸,表达了对浮华繁杂的厌倦,并且在与人相遇时保持沉默,强调了内心的寂静和超越言语的境界。最后,诗人指出真正的隐居并不需要寻找桃源仙境,而是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由、隐逸和宁静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绡

...

吴绡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