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云高弟

出自元代王恽的《鹊桥仙·调羹粉桂》,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rù yún gāo dì,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调羹粉桂。
爱香种蕙。
自笑秋风野卉。
两椽茅屋对青山,初不羡、入云高弟
将心自逸。
欲行且憩。
如爱清时有味。
桐江波上一丝风,尽容得
()
秋风,茅屋,青山,不羡,自逸

《鹊桥仙·调羹粉桂》是元代诗人王恽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调羹粉桂,爱香种蕙。自笑秋风野卉。两椽茅屋对青山,初不羡,入云高弟。将心自逸。欲行且憩。如爱清时有味。桐江波上一丝风,尽容得。

中文译文:
调和蜜羹,点缀着粉嫩的桂花。我自嘲着像秋风中的野草一样不起眼。我住在茅屋的两椽之间,它们对着青山。起初我并不羡慕那些登上云端的高人。我把心情放松,想要出行却先休息。就像品味清淡的食物一样,我享受着这种宁静的时刻。桐江的波浪上吹来一丝微风,它完全包容了我的心境。

诗意:
这首诗以调羹粉桂的意象开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微而美好事物的喜爱。他自嘲自己像秋风中的野草,谦虚地表达了自己的平凡。茅屋对着青山,将心自逸,表现了作者追求宁静自在的心境。他并不羡慕那些登上云端的高人,而是选择在行动之前先休息片刻,体验清闲时刻的美好。最后,桐江波浪上的微风象征着自然的包容,作者的心境完全得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平凡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内心宁静的态度。调羹粉桂、野卉青山、茅屋波浪,都是通过描绘细微的细节来传达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初不羡,入云高弟”表达了作者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他更注重内心的满足和平静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尽容得”展示了自然和谐的境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平凡生活中获得心灵自由的愉悦感。

整体上,《鹊桥仙·调羹粉桂》以其简洁的语言、淡泊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给人一种静谧、舒适的感觉。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将生活琐碎之美与内心的宁静相结合,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恽

王恽(yùn)(1227—1304年7月23日),字仲谋,号秋涧,卫州路汲县(今河南卫辉市)人。元朝著名学者、诗人兼政治家。一生仕宦,刚直不阿,清贫守职,好学善文,成为元世祖忽必烈、元裕宗真金和元成宗皇帝铁穆耳三代著名谏臣。其书法遒婉,与东鲁王博文、渤海王旭齐名。著有《秋涧先生全集》。散曲创作,今存小令41首。大德八年六月二十日,在汲县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王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