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窥其妙。宋代。王柏。至哉子思,忧道失传。推本遗训,中庸一编。提挈网维,开示蕴奥。无声无臭,熟窥其妙。
《畴依》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柏。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至哉子思,忧道失传。
推本遗训,中庸一编。
提挈网维,开示蕴奥。
无声无臭,熟窥其妙。
诗意: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道德价值观忧虑的诗词。作者感叹子思(指孔子)的伟大思想已经失传,他忧虑道德准则的丧失。然而,作者希望通过推广经典教诲,编纂中庸之书,引导人们回归道德的正确轨道。他提倡通过智慧的引导,揭示深奥的道理。这种智慧并不显而易见,但却是深思熟虑后才能领悟的。
赏析:
《畴依》反映了王柏对当时社会道德风尚的担忧,以及他对中庸道德思想的推崇。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子思思想的钦佩和忧虑,并提出了通过编纂中庸之书来弘扬道德教育的设想。
诗中几个词句的意义解析:
- "至哉子思":至哉表示赞叹之情,子思是对孔子的尊称,表达了作者对孔子伟大思想的敬仰。
- "忧道失传":忧道意味着作者对道德价值观的担忧,失传表示认为这些价值观已经不再被人们所重视和遵守。
- "推本遗训":推本指推广经典,遗训指古代圣人的教诲,表达了作者希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普及道德教育的意愿。
- "中庸一编":中庸是《论语》中的一篇,指作者希望编纂一部关于中庸思想的著作,以引导人们回归道德的中道。
- "提挈网维":提挈表示引导,网维表示纠正,意味着作者希望以智慧的引导纠正人们的错误行为。
- "开示蕴奥":开示指启迪,蕴奥表示深奥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智慧的启迪揭示人们隐含的深奥道理。
- "无声无臭":形容道德的教诲不显露于言语和气味之间,意味着真正的道德教诲是内在的并不需要外在的炫耀。
- "熟窥其妙":熟表示熟悉,窥表示观察,妙表示深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通过深入思考和研究,逐渐领悟到道德教诲的深奥之处。
总的来说,王柏的《畴依》展示了他对道德教育的关注与忧虑,同时提出了通过智慧引导和传承经典来纠正社会道德偏差的设想。在简洁的文字中,通过对孔子思想的赞美和对忧虑的表达,以及对中庸道德的推崇,诗词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伦理观念的思考和呼吁。
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王柏(1197-1274),字会之,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宁宗庆元三年,卒于度宗咸淳十年,年七十八岁。少慕诸葛亮为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为“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为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谥文宪。柏著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为《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