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征学问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宴张别驾新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gāo zhāi zhēng xué wè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
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
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
珪组,股肱,学问,讲论,诸子,文章,赏激,衰病,无能

宴张别驾新斋

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
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
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
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译文:
在张别驾的新斋里宴会

世业将珪传给子孙,江城辅佐股肱。
高斋里探求学问,虚浮糜烂与先登。
讲论与诸子同席,文章得到老朋友们的赞赏。
士人众多而受到鼓舞,废病之中却感叹自己无能而憾恨。

诗意: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在张别驾的新斋里举行宴会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孟浩然对士人追求学问求知的态度和对自身不足的无奈和失落。诗人将自己描述成虚浮糜烂的先登之辈,而对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表达了对自身能力不足的遗憾和忧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情景描写和对自身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士人追求学问和文化的崇尚和对自身能力的自我否定。诗中的世业传珪组,江城佐股肱,表达了对传承文化,培养人才的期望和对文化的重视。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则暗示了虚浮的学问和追求权位的现象,以及对此的不屑和自我警示。最后一句的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则是诗人自己对自己的否定和对未能有所成就的遗憾。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心境的多变,表达了诗人对士人追求学问和文化的向往和自身能力的迷茫和不甘。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