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柳荒城叠鼓

出自元代仇远的《西江月》,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àn liǔ huāng chéng dié g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暗柳荒城叠鼓,小花静院深镫。
年年寒食可曾晴。
今夜晴犹未稳。
豆蔻梢头二月,杜鹃枝上三更。
春风知得此时情。
吹动秋千红影。
()
小花深镫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曾晴豆蔻:(名)草本植物。果实扁球形。种子有香味,是中药材。
梢头:1.树枝的顶端。2.尽头。3.船尾。
三更春风:(名)①春天温暖轻柔的风。②比喻恩惠。③比喻笑容:~满面。
吹动:吹动chuīdòng∶依靠或者好像依靠风的推动而使其移动或轻轻过去一阵小热风吹动云块朝另一处斜坡飘去∶用风的力量使向前运动贸易风吹动赤道气流
秋千:(名)一种运动和游戏的用具,在木架或铁架之间系上绳索,下面拴一块长板。人在板上用力蹬以来回摆动。
红影

《西江月》是宋代仇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暗柳荒城叠鼓,
在荒凉的城中,柳树隐匿,鼓声回荡,
小花静院深镫。
小花在宁静的院落里,深深地盛开,
年年寒食可曾晴。
每年的寒食节是否曾出现晴朗的天气,
今夜晴犹未稳。
而今夜晚,晴朗的天气还未稳定下来,
豆蔻梢头二月,
豆蔻花苞在二月初开放,
杜鹃枝上三更。
杜鹃鸟在深夜的枝头啼鸣,
春风知得此时情。
唯有春风能够理解此时的情感,
吹动秋千红影。
春风吹动秋千,红色的影子摇曳。

诗意和赏析:
《西江月》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寻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情感变迁的感慨。整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夜景。柳树、小花、豆蔻花和杜鹃鸟等描写细腻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轮回。

首句“暗柳荒城叠鼓”,描绘了一座荒凉的城市和回荡的鼓声,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接着,“小花静院深镫”,以小花在宁静的院落中盛开的景象,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生机的存在。

诗中提到了寒食节,探讨了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作者询问每年寒食节是否会出现晴天,暗示着对时光流逝和人事消逝的思考。

接下来的描写中,豆蔻花和杜鹃鸟成为表达作者情感的隐喻。豆蔻花在二月初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生的希望。而杜鹃鸟在深夜的枝头啼鸣,象征着孤独和无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表达了对流逝时光和人生变迁中情感的思索和感慨。

最后两句“春风知得此时情,吹动秋千红影”,以春风吹动秋千、红色的影子摇曳的景象,表达了情感的起伏和变幻。春风作为诗中的另一个象征,能够理解此时的情感,与人类的情感相呼应。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和情感变化的思考和感慨,给人以思索人生和珍惜当下的启示。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