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道中即事

祁门道中即事朗读

《祁门道中即事》是宋代文学家曹彦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山峻岭层层叠叠,巧妙地将青色抛洒;
一条幽静的小溪处,有座小园亭藏身其中。
谁能够得到王维的笔墨,洗净我的尘埃,为我作一幅画屏。

诗意:
这首诗写道作者行走在祁门道中时的所见所感。高山叠嶂的景象以及山间的清新绿色使作者心生赞叹,他想象着自己能够得到著名画家王维的才华,用画笔将自己的尘埃洗净,创作一幅美丽的屏风画。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山水和对王维的崇敬之情,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对艺术的向往。

首先,诗中运用了峰巒重叠和青色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山水之美。作者通过嶂叠峦层巧送青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山峰层峦的壮丽景色,而这种景色又以巧妙的方式呈现出清新的青色,给人以美好的视觉享受。

其次,诗中的一溪幽处小园亭展现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意境。小溪流淌在幽静的地方,而小园亭则隐藏在其中,使整个景象更加宁谧和优美。这种描绘增添了一种禅意和宁静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宜人之处。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王维的景仰和对艺术的向往之情。作者希望能够得到王维的手笔,将自己的尘埃洗净,以画屏的形式展现出来。这表达了作者对王维艺术造诣的称赞,并且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了艺术创作中,追求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总的来说,《祁门道中即事》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艺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向往。诗中的山水景色和宁静的意境给人以愉悦和静谧之感,同时也象征着作者对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升华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彦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曹彦约朗读
()

猜你喜欢

至仁原无敌,汤武兵书祖。惟使三军心,共知万姓苦。

飞扬猛士风,霢霂王师雨。逆命有苗民,两阶舞干羽。

()

旅怀我岑寂,诗语君隽永。
新篇蜚堕前,坐阅仙府景。
晓林媚红酣,春池涵渌静。

()

头上有霜添白发,囊中无药驻朱颜。堪惊积岁加衰老,未省何时得退閒。

渊净思临浮石渚,喧哗羞对武林山。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

()
景候融融阴气潜,如峰云共火相兼。
霞光捧日登天上,丹彩乘风入殿檐。
行逐赤龙千岁出,明当朱夏万方瞻。
微臣多幸逢佳节,得赋殊祥近御帘。
()
古柳堤边展化机,要人一饱便忘饥。
谁将夺食驱耕手,拚却良田种蒺藜。
()

桃源仙子忆刘郎,不惮严冬雨雪凉。红雨已先初夏落,妖魂重对小春芳。

冷侵绿萼刚舒脸,寒彻朱衣强喷香。谁向荒园慰萧索,数枝无语映斜阳。

()

除虎窟,虎皆散亡龙睡穴。湖南海北广东西,千里如今无白骨。

无白骨,人何忧?每每旧屯田,年年稻花秋。我所思兮,龙江水流。

()

问南朝旧事,只离恨、不销磨。想五国城中,九哥传语,毕竟蹉跎。

风多。任吹不转,笑官家枉托孟婆婆。那比茅檐腊鼓,迎神来听新歌。

()

朝臣咸佞孰知非,张佚公忠语独奇。

博士一言除太傅,谥为明帝信其宜。

()
恨眉醉眼。
甚轻轻觑著,神魂迷乱。
常记那回,小曲阑干西畔。
鬓云松、罗袜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