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无忠武。宋代。李曾伯。西风涤尽炎_,连朝更值天无雨。笋舆轧轧,经行三日,碧_无数。胜绝江山,余行天下,无如此处。任今来昔往,迎新送旧,风景在、只如许。谁谓阴山骄虏。去年冬、敢侵吾土。哀哀鸿雁,一番荡析,幸逢多黍。拜表出师,安南定北,岂无忠武。嗟病夫、老矣无能,促归棹,舣江渚。
《水龙吟(兴安道间)》是宋代李曾伯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兴安道旅行的景色和感慨,表达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西风吹拂着天空,连日来天空无雨。
笋舆嘎嘎作响,行驶了三天,碧湖无边。
胜过江山美景,我行遍天下,没有像这里这般美的。
无论是今天还是昔日,迎接新的、送走旧的,风景都是如此。
谁说阴山上的敌人骄傲。去年冬天,竟敢侵犯我的土地。
哀哀的鸿雁,一番颠沛,幸好遇到了丰收的黍稷。
向朝廷上奏表,安定南方,稳定北方,难道没有忠诚和武勇吗。
唉,病痛的人啊,老去了无能为力,催促着回船,启程回到江边。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家园的热爱。诗中的西风吹拂天空,连日无雨,烘托出旅途中的孤寂和无奈。笋舆的声音和碧湖无边的景色,形象地描绘了兴安道的壮丽景色。作者对这片美景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里的风景都是独一无二的。诗中也涉及到了对家园的思念和对敌人的愤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和对侵略者的鄙视。最后,诗人以病痛的身躯和无力回天的感慨,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时光的流逝的感叹,同时催促着自己回到江边,回到故乡。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家园的热爱。整首诗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李曾伯。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