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壶声促。宋代。吴潜。可意人如玉。小帘栊、轻匀淡泞,道家装束。长恨春归无寻处,全在波明黛绿。看冶叶、倡条浑俗。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看不足,咏不足。曲屏半掩青山簇。正轻寒、夜来花睡,半_残烛。缥缈九霞光里梦,香在衣裳剩馥。又只恐、铜壶声促。试问送人归去后,对一奁、花影垂金粟。肠易断,倩谁续。
《贺新郎(寓言)》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可意人如玉。
小帘栊、轻匀淡泞,道家装束。
长恨春归无寻处,全在波明黛绿。
看冶叶、倡条浑俗。
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
看不足,咏不足。
曲屏半掩青山簇。
正轻寒、夜来花睡,半_残烛。
缥缈九霞光里梦,香在衣裳剩馥。
又只恐、铜壶声促。
试问送人归去后,对一奁、花影垂金粟。
肠易断,倩谁续。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述一个寓言的情景为主题,通过描绘细腻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流逝时光的留恋。诗中以细致、柔美的笔触展现了对可爱的新郎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将细腻的意象与寓言故事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以下是对诗中几个重要意象的解读:
1. "小帘栊、轻匀淡泞,道家装束":描绘了新郎的容貌和着装,以柔和、细腻的语言表达了他的美好形象。
2. "长恨春归无寻处,全在波明黛绿":表达了对春天离去的无奈和留恋之情,以及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回忆。
3. "看冶叶、倡条浑俗":描述了一种俗世的景象,与新郎的美好形象形成对照,凸显了他的独特魅力。
4. "比似江梅清有韵,更临风、对月斜依竹":将新郎的美貌与江梅的清雅相比,表达了他的高雅和与众不同之处。
5. "曲屏半掩青山簇":描绘了室内的景象,通过隐约的画面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细腻、柔美的笔触描绘了新郎的美好形象,并通过寓言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时光的留恋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以细致的描写和隽永的语言给人以美的享受。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吴潜。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